崔铣,生卒年不详。唐中宗李显女定安公主的第三任驸马。崔铣出身于著名的名门望族博陵崔氏。魏晋至唐初,按士族门第排姓氏,崔姓居首位,连国姓李氏也屈于其后,可见崔姓的辉煌。生平 唐中宗第三女定安公主先后嫁过三次,第一任丈夫王同皎在神龙二年(706年)三月因谋诛武三思而被处死,公主改嫁韦皇后从祖弟韦濯...
崔铣深谙学问之道,他认为“学在治心,功在慎动”。在他看来,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修养与净化。他强调通过内省与自律来治理内心,使之心境平和、清明,从而在行动上做到谨慎而有力。这种治学理念,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彰显了崔铣作为学者的深刻洞见与高尚追求。良知良能...
崔铣崔铣,明河南安阳人,字子钟,一字仲凫。崔升子。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时,历官翰林侍读,引疾归。作后渠书屋,读书讲学其中,斥王守仁“良知”说为霸儒。学者称后渠先生。嘉靖初,擢南京国子监祭酒,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卒谥文敏。有《读易余言》、《彰德府志》、《洹词》、《晦庵文钞》、《文苑春秋》。
以崔铣对汤阴县东南一带的了解,他认定“(安阳)在淇水之北,曰阳”,是没有错误的。 如今,古淇水在汤阴县东南早已演变为隋唐大运河——卫河,淇河不见了踪影,也难怪安阳学人不能理解崔铣对“(安阳)在淇水之北”的表述了。 马运钧于归荑草庐 2024.5.22...
人物传记-明史·崔铣传 崔铣,字子钟,安阳人。父升,官参政。铣举弘治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预修《孝宗实录》,与同官见太监刘瑾,独长揖不拜,由是忤瑾。书成,出为南京吏部主事。瑾败,召复故官,充经筵讲官,进侍读。引疾归,作后渠书屋,读书讲学其中。
崔铣(1478年~1541年),明代学者。字子钟,又字仲凫,号后渠,又号洹野,世称后渠先生,安阳市人。父崔升,曾任延安府知府、四川右参政。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入翰林,任编修。因得罪大宦官刘瑾,于正德四年(1509年)被外放为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翌年,刘瑾伏诛,召还北京翰林院史馆。正德十二年(1517年),引疾...
崔铣(公元1478年-1541年),河南安阳人,明代中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字子钟,号后渠,又号洹野,世称后渠先生,谧号文敏。明朝弘治十八年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曾三次被朝廷起召担任要职,有“中州杰士”之美誉。 崔铣画像 正道直行 不畏强权 公元1507年,崔铣任翰林院编修,参与修撰...
崔铣祠 崔铣祠位于安阳市小颜巷,为纪念明代大儒崔铣所立。小颜巷原为崔铣故里,因崔铣有“小颜回”之称,故名此巷为小颜巷。崔铣祠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现崔铣祠仅存大殿,宽3.7米,深7米。悬山顶灰筒瓦覆盖。崔铣祠堂前后有三个院落,现在院里住的都是崔氏后人。
崔铣 /Cui Xian/ 最后更新2024-12-03 浏览108次 (1478~1541) 中国明代学者。字子钟,一字仲凫,初号后渠,又号少石、洹野。 英文名称 Cui Xian 字 子钟、仲凫 号 后渠、少石、洹野 籍贯 河南彰德府安阳县(今安阳) 出生日期 1478 去世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