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六中学生崔融丰因代表学校参加第55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获二等奖,被国际天文联会批准将小行星20858命名为“cuirongfeng”。目前崔融丰已成长为一名进化生物学学者(又是“六中人”,33岁进化生物学家科研成果荣登世界顶尖学术期刊《CELL》封面),现任...
本研究以“Phased genome assemblies reveal haplotype-specific genetic load in the critically endangered Chinese Bahaba (Teleostei, Sciaenidae)”为题发表于《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期刊。我院崔融丰副教授为第一作者,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及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生命...
杰出校友简介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校友崔融丰,是从六中走出去的进化生物学领域的领军人物。 1998年,崔融丰考入广州六中初中,在六中的六年中,他积极参与生物学科研,在省市、国际生物竞赛中多次获奖。2004年以优异成绩保送至中山大学。 ...
教育Education 德州农工大学 Texas A&M University, Ph.D. in Biology (2014.05) 中山大学 Sun Yat-sen University, B.Sc. in Biological Sciences (2008.06) 工作经历 Work experience 2020-Present, Associate Professor, School of Ecology, Sun Yat-sen University, China 2014-2020, Postdoc, Max Planck Ins...
2005年4月7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康乐园校区竹园内观测到一只黄眉姬鹟琉球亚种Ficedulanarcissinaowstoni的first-spring雄性个体,并以照片记录了该种,是中国大陆的鸟类亚种新纪录。本文对比了该亚种与指名亚种first-spring雄鸟的外形特征,并对该亚种的分布进行了简要讨论。 著录项 来源 《动物分类学报:英文版》 |2007年第...
我院崔融丰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德国马普衰老研究所Dario Riccardo Valenzano博士为通讯作者,共同作者还有马普衰老研究所的Alexandra M Tyers和Zahabiya Juzar Malubhoy,天普大学的Sadie Wisotsky和Sergei L Kosakovsky Pond,意大利鳉鱼协会的Stefano Valdesalici以及塞舌尔大学的Elvina Henriette。
我院崔融丰副教授为第一作者,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及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俊杰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合作单位有广东省鳇鲸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东莞黄唇鱼保护区。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
果蝇(Drosophila)同其他昆虫一样,利用信息素作为一种通讯手段进行种内或种间交流,吸引同种个体或排斥异种个体,从而实现生殖隔离,促进物种形成。尽管对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关于它们的产生和检测系统的协同进化机制仍知之甚少。 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