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丹道宗师崔希范以精通内丹术闻名于世。他将修炼成果著于《入药镜》《还丹论》等经典著作中。一日在终南山传道前,他对"金液还丹"四字作了一番独特解释,道出了内丹修炼的玄妙之理,这番解释让在场修道之士茅塞顿开,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丹道心法。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终南山上云雾缭绕。崔希范在一...
道家养生功之道家气功崔希范入药镜功诀之崔希范介绍,号至一真人,唐末五代气功学家,著有《入药镜》丛书。据《道藏》收载有四种:《天元入药镜》、《入药镜上篇》、《入药镜中篇》、《解注崔公入药镜》。在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以歌诀形式出现的《崔公入药镜》。所谓“药”,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
崔希范简介 崔希范,唐朝朝人,号至一真人。撰《入药镜》论述道教丹法。据《天元入药镜.序》载,提出「吾心为镜,身为之台」;认为精、气、神为炼丹大药,心火内照,能见五脏六腑,故称为镜。©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营销...
其肇始之人,为唐末的崔希范。实际上,道教史上这么伟大的人物,生平已经不可考。只知道崔希范是唐朝人,号至一真人,其它情况一概不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内丹术就是由崔希范而促成诞生。这是因为崔希范留下了一部极具转折意义的作品:《入药镜》。和很多古代炼丹著作相似,《入药镜》也是用诗歌形式写成。这部分...
崔希范,唐朝人,号至一真人。撰《入药镜》论述道教丹法。提出 “吾心为镜,身为之台”;认为精、气、神为炼丹大药,心火内照,能见五脏六腑,故称为镜。(《天元入药镜·序》) 《入药镜》,是唐朝崔希范写的一部讲内丹修炼的书,成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全书以三字为一句,共264字。《宋史·艺文志》录有...
崔希范1篇诗文 >> 唐朝人。号至一真人。撰《入药镜》论述道教丹法。提出 “吾心为镜,身为之台”;认为精、气、神为炼丹大药,心火内照,能见五脏六腑,故称为镜。(《天元入药镜·序》) 「崔希范」诗文更多> · 送张无梦归天台 国学人物更多> 李白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杜甫 陆游 王维 李商隐 刘禹锡 李清照...
崔希范:《入药镜》入药镜讲述修炼内丹的原理和方法强调人身阴阳二炁配合作者指为性命并喻之为水火龙虎铅汞等指出关键在于真意即黄婆之运用 崔希范:《入药镜》 唐末五代是道教方术的转折时期。此前,占主导地位的是行气、导引、外丹等古老 方术。此后,内丹术逐渐兴起,不久即取代了那些古老方术而居主导地位。在这个转变...
崔希范《入药镜》入药镜 [五代]崔希范 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日有合,月有合,穷戊己,定庚甲。上鹊桥,下鹊桥,天应星,地应潮。 调巽风,运坤火,入黄房,成至宝。水怕干,火怕寒,差毫发,不成丹。铅龙升,汞虎降,驱二物,勿纵放。 产在坤,种在乾,但至诚,法自然。盗天地,夺造化,攒五行,会八卦...
🌊 水乡铅,只一味,非神气,是性命。💭 思虑之神,呼吸之气,皆为后天之凡气。性乃元神,命为元气。先天之元神元然,乃为道。若只言神气,则非先天至真之精,至妙之宝,小之乎言性命矣。🐉 铅中含银为白虎,砂中有汞为青龙。五行顺,则母生子,故曰金生水。丹道逆,为儿产母,故日水生金,此铅出水乡之义...
崔希范所有作品1首诗作送张无梦归天台 崔希范·宋 孤云须信少常期,未作祯祥又欲归。 霖雨祇宜滋大旱,山川终称养沈机。 夜寒放意文章险,春尽平心笋蕨肥。 若是蒲轮重到日,让辞牋表莫重飞。上一页1下一页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执行主编:张蕾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