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石文化,是继山东龙山文化之后分布于海岱地区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因 最早发现于山东省平度市东岳石村而得名 。绝对年代为公元前1900-前1600年。文化时代大致与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相当。岳石文化与龙山文化分布范围大致相同,属于城邦国家发展时期。1959年发现。遗址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200米,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
第一个岳石文化遗址在平度城北25公里大泽山西麓的东岳石村东,原在岳石河(今称淄阳河,旧县志作药石河)北岸,现位于淄阳水库(即岳石水库)东北隅。最初是1959年秋冬修淄阳水库时发现的,当时人们缺少考古常识,只重视上层出土的一些战国墓葬中的铜器,而遗址下层许多陶器...
当然了,随着时代的变迁,仅从一块石碑上很难看出历史的沧桑。想要感受岳石文化的底蕴,最好的方式还是到博物馆参观出土文物。其中,平度博物馆就收藏有东岳石遗址出土的亚"字形石斧和半月形双孔石刀。此外,烟台市牟平区的照格庄也出土了大量的岳石文化时期的文物,在烟台博物馆就有集中陈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
岳石文化遗址,位于东岳石村东南部约300米处。1959年修淄阳水库,清理坝基时发现,该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00米。据有关资料记载,元代有一姓岳的附马兄弟俩,在河北岸居住,兄在东村,弟在西村,平日生活中,兄在河中,偶然发现几种石头,经河水浸泡...
三崔岳石文化遗址 三崔岳石文化遗址位于水落坡乡三崔村,出土器物有袋足、灰夹砂鬲口沿和陶豆残片等。经鉴定属岳石文化时期遗物,定为岳石文化遗址。
山东城子崖龙山与岳石文化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遗存,总面积为22万平方米,是中国第一个由中国考古学家发现、发掘和出版考古报告的古城址。主要特征 城子崖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堆积层分为三层,上层为周代文化层,中层为岳石文化层,下层为龙山文化层,出土了大批各时代的文化遗物。下层的龙山城址...
山东城子崖龙山与岳石文化遗址, 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 境内,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遗存,总面积为二十二万平方米,是中国第一个由中国考古学家发现、发掘和出版考古报告的古城址。 城子崖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堆积层分为三层,上层为周代文化层,中层为岳石文化层,下层为龙山文化层,出土了大批各时代的文化遗物。
是全球华人中过、戈、柯、任等十六个姓氏的发祥地。山中的遗址和景点表明:这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的道教文化发祥地,也是华夏神祇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有着四千多年前的岳石文化遗址。太清宫是由王重阳,金大定八年(1168年)首创,若干年来,里面仍有道家弟子在此清修。在太清宫的右侧,有一个很有名的...
东岳石遗址:岳石文化的命名地 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时期,夏朝是开启这段历史的第一个朝代。根据《竹书纪年》记载,整个夏代的对外关系,主要就是与东方夷人的关系——战争和交往。夏代的东方秘境,一直倍受关注。1960年代,平度东岳石遗址的发现,为我们揭开了秘密,并由此而命名了与夏文化共存的东夷早期青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