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理学者用“地幔柱假说”解析夏威夷火山岛链形成,认为地幔柱物质上涌熔融了软流层上的岩石圈,形成个窗口,岩浆由此喷出、冷却、堆积形成火山岛,太平洋板块移动而“地幔柱”不移动,窗口与“地幔柱”脱离后重新闭合,其上的火山熄灭,而新移动到“地幔柱”上方的岩层又被熔化,岩浆喷出形成新的火山岛。图1为岛链形成...
641 个地震共约160000 条远震P波走时数据,采用基于稀疏约束的多尺度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鄂尔多斯西缘及邻区上地幔800 km深度范围内P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在东经104°附近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盆地间存在岩石圈深度的构造边界,这表明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可能分别从属于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以北纬38°线为界,鄂尔多斯地...
有地理学者用“地幔柱假说”解析夏威夷火山岛链形成,认为地幔柱物质上涌熔融了软流层上的岩石圈,形成一个窗口,岩浆由此喷出、冷却、堆积形成火山岛,太平洋板块移动而“地幔柱”不移动,窗口与“地幔柱”脱离后重新闭合,其上的火山熄灭,而新移动到“地幔柱”上方的岩层又被熔化,岩浆喷出形成新的火山岛。下面图1为...
加拿大学者威尔逊从板块构造观点出发,将岩石圈从大陆破裂、裂谷出现到洋盆形成,再从洋盆俯冲、缩小到闭合的完整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期)。 胚胎期地幔的活化最初引起稳定大路壳的破裂,形成大陆裂谷,东非裂谷就是最著名的实例。 幼年期地幔的活化使其热熔物质喷流或上涌对流,岩石圈进—步破裂并开始...
与晚古生代Pangea超大陆裂离与解体地质过程有关的特提斯地质是中生代地质学的核心部分。它涉及中生代海陆变迁、大洋与大陆岩石圈转换、大火成岩省形成、生物集群绝灭,以及重要矿产资源巨量聚集等显生宙全球构造演化的重大事件与重大地质科学问题。当前,它在时、空及其内涵上都关键...
南襄盆地叠置在秦岭 —大别造山带中段之上,是一个断陷盆地。由于上地幔物质上涌,南襄盆地岩石圈自深部向浅部发生形变。图3示意南襄盆地及邻区地震波横波速度变化。据此完成5~7题。秦岭南襄大别渭河造山带盆地沧州造山带 扬子地台03.30L2.62.63.53.33.3720-3.8537I40-莫霍面3.754.560-不同岩石分界线4.44....
薄弱带和岩石圈深断裂带对克拉通地幔进行侵蚀,交代和混合作用,引起岩石圈大幅减薄.这一减薄存在时间,空间的不均匀性,但在老第三纪达最大.新第三纪以来,上涌的软流圈物质由于温度下降回落(岩石圈小幅增厚)并转化为新生岩石圈地幔,实现地幔置换过程.分析的苏鲁造山带橄榄岩是早中生代构造侵位改造过的古老岩石圈地幔...
题目火山爆发时从火山口向外涌出的大量岩浆,其发源地来自( )。 A. 地壳 B. 上地幔上部 C. 地核 D. 岩石圈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 正确答案:B 解析: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反馈 收藏
【题目】2017年11月21日至27日,印尼巴厘岛阿贡火山陆续猛烈喷发,大量灰黑色火山灰最高上升到8000米高空,岩浆涌出地表。岩浆来源的地球圈层和此次火山灰喷发到的大气层分别是( ) A.地壳 对流层B.岩石圈 平流层 C.上地幔 对流层D.软流层 平流层 试题答案 ...
【1】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圈,其位置一般位于地面以下80-400km处。对流层的高度最高大约17、18km,此次火山灰喷发的高度是8000米,属于对流层。 【2】火山灰增强大气逆辐射是夜晚地面温度偏高,削弱太阳辐射使白天气温降低,降落地表使土壤中矿物质养分增加。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