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柏叶 岩春草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铁角蕨科植物虎尾铁角蕨的全草。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7~25厘米。根状茎短,斜上;叶丛生,叶柄长2.5~7厘米,下部褐紫色,有光泽;叶片倒披针形,长15厘米,宽3~4厘米,最宽处在中部以上,先端渐尖,基部长渐狭,2回羽状分裂;羽片多数,下部羽片远生,长卵形至披针形,长...
岩春草中药信息 基础信息 别名:地柏枝、野柏树、铁脚洞里仙、丹雪凤尾、伤寒草、止血草、止血丹、石蜈蚣、小雉鸡尾、墙锦、万年柏、洞里仙 性味:苦;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平肝镇惊;止血利尿。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肺热咳嗽;小儿惊风;小便不利;指头炎;毒蛇咬伤...
病情分析:岩春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和利湿的功效。 1.清热解毒:岩春草常用于治疗一些由热毒引起的疾病,如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其成分可以帮助降低体内的炎症反应。 2.消肿止痛:该植物被用来减轻各种类型的肿胀和疼痛,尤其是在皮肤表面的炎症性病变中。 3.利湿:岩春草有助于改善体内湿气过重引起的问题,可以用于...
岩春草为铁角蕨科植物虎尾铁角蕨Asplenium incisum Thunb.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产辽宁、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南、四川、贵州。 中药名称岩春草 中药学名(拉丁名) 别 名地柏枝、野柏树、铁脚洞里仙 ...
岩春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平肝,利尿。主治湿热黄疸,肺热咳嗽,小儿惊风,小便不利,指头炎。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咳嗽。炒焦治吐血,去肺热。” 2、《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平肝镇惊,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小儿惊风,指头炎。” ...
岩春草Yán Chūn Cǎo 別名 地柏枝、野柏樹、鐵腳洞里仙、丹雪鳳尾、傷寒草、止血草、止血丹、石蜈蚣、小雉雞尾、牆錦、萬年柏、洞里仙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平肝鎮驚;止血利尿。主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肺熱咳嗽;小兒驚風;小便不利;指頭炎;毒蛇咬傷...
岩春草的功效和作用一般是清热解毒、平肝镇惊、止血利尿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的用药,避免私自用药。 1、清热解毒 岩春草是一种中药,性味苦、甘、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肺热咳嗽、毒蛇咬伤等病症。 2、平肝镇惊 岩春草归肝、胆、肺经,可以起到平肝镇惊的效果,经常用于治疗小儿惊风、急性黄疸型传...
岩春草通常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平肝镇惊的功效,还可以起到止血利尿的作用。该药物是治疗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疾病,同时对于肺热咳嗽以及小儿惊风的症状,也能够达到改善的效果,并且还能够改善小便不利的症状,在平时受到毒蛇咬伤之后,也可以选择使用该药物治疗。
在我国的传统中医药中,岩春草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而备受关注。岩春草,又称地柏枝、野柏树等,是一种来自铁角蕨科植物虎尾铁角蕨的全草。它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东及河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平肝镇惊、止血利尿等功效。 岩春草的生长环境多在海拔200-1600米的田埂边或林下湿岩石上。夏季和秋季是采...
主亚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风热咳嗽;小儿惊风;小便不畅;指头炎;蜈蚣咬伤 特异使用方法使用量生产口服:煎汤,15-30g。外敷:适当,捣敷。清热解毒生用;活血炒用。 特异摘抄生产《中华本草》 坚信根据这篇文章内容对岩芳草的详解,大伙儿能够掌握到有关岩芳草的作用和药效。期待对大伙儿有一定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