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碑,又称岣嵝碑,坐落于长沙市岳麓山北峰。碑文77字,字体为蝌蚪文,即鸟虫书篆,碑末楷书“右帝禹制”。后人附会是夏禹治水时所刻。郭沫若钻研3年只识得3字,许多考古学家都没有突破大禹治水的框框。明代杨慎破译出:承帝日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
“岣嵝山尖神禹碑”出自唐代韩愈的《岣嵝山》。“岣嵝山尖神禹碑”全诗 《岣嵝山》唐代 韩愈 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事严迹秘鬼莫窥,道人独上偶见之,我来咨嗟涕涟洏。千搜万索何处有,森森绿树猿猱悲。作者简介(韩愈)韩愈(768~824)字退...
岣嵝碑,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云麓峰左侧的石壁上,面向东方,是一处具有历史价值的摩崖石刻。它的摹拓刻本可追溯至南宋嘉定五年,见证了那段时期的艺术风貌。明朝嘉靖三十年(1551年),长沙太守张西铭对岣嵝碑进行了保护,他不仅设立了护碑亭,还进行了初步的修缮。到了明崇宗三年(1630...
然而,禹王碑上的碑文究竟何意,至今说法不一,尚无定论。历代学者对其进行了诸多考释,但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一些学者认为碑文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如曹锦炎认为岣嵝碑是战国时代越国太子朱句代表他的父亲越王不寿上南岳衡山祭山的颂词;刘志一则认为岣嵝碑为公元前611年(楚庄王三年)...
会稽山景区 2017-3-20 08:31 来自皮皮时光机 #景区景点# 岣嵝碑:原碑在湖南衡山岣嵝峰上,故称“岣嵝碑”。留存于此的则是明嘉靖年间绍兴知府张明道根据湖南长沙岳麓书院的拓片翻刻而成的。 û收藏 17 15 ñ6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诗词美文】《岣嵝山神禹碑》—唐•韩愈 岣嵝峰禹王碑 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科斗拳身薤倒披, 鸾飘凤泊拿虎螭。事严迹秘鬼莫窥,道人独上偶见之, 我来咨嗟涕涟洏。千搜万索何处有,森森绿树猿猱悲。 延伸阅读: 韩愈百度百科 韩愈的“社会契约”理论...
会稽山(大禹陵)景区-岣嵝碑的地址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南会稽山麓的会稽山旅游度假区大禹陵景区禹庙内。会稽山(大禹陵)景区-岣嵝碑,是一处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景点。岣嵝碑,又称“禹碑”或“夏禹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碑刻之一。据史书记载,岣嵝碑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功绩而刻,碑文内容...
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云麓峰左侧石壁,面东而立,属摩崖石刻,为南宋嘉定五年摹拓刻本。明朝嘉靖三十年(1551年)长沙太守张西铭兼有护碑亭,明崇宗三年(1630年)兵道石维岳重修亭台,增建石栏;清朝康熙年间,周召南、丁司孔重修。碑二侧增有明代刑部刘汝南“夸神禹碑歌”、清代欧阳正焕“...
要说它影响有多大,一座山、一个公园都因它而得名,整个兰州城也因它而变的有了文化内函!它就是白塔寺。 寺内有三宝,象皮鼓、铜钟、紫荆花,有一塔,七层浮屠8面佛塔,有两石碑,《岣嵝碑》、《禹王碑》,有一神庙“地藏寺”。站在神庙二层的观光廊檐下,可以看到九曲黄河天上来的壮观,雨天也可欣赏到烟雨飘渺...
出自明罗洪先的《岣嵝山房歌》 拼音和注音 gǒu lǒu zhī shān yǔ bēi shí , zào huà yuán jīng shén guǐ huà 。 小提示:"岣嵝之山禹碑石,造化元精神鬼画。"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造化:(书)(名)指自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