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①(唐·岑参)文学常识岑参(约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诗人。写作背景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原文译文理解鉴赏解析:首句“登高”二字紧扣题目中的...
题干“特定时空”可知,此诗应当写于某一传统节日,由“九日思长安”“强欲登高去”“送酒”等词句可知,这首诗写于“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的重阳节。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译文】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1. 作者简介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写作背景《夜上受降城闻笛》栏目 现代文阅读同步作文教案课件小学语文初中语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专题热门资讯 热门文章 狂夫杜甫阅读答案 杜甫狂夫阅读答案附赏析 春日朱熹 朱熹《偶成》里珍惜时间的名言偶成古诗 朱熹《偶成》图片 朱熹《偶成》爱惜时间的句子是什么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①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故答案为:⑴是河床很浅的意思。诗歌中有“骑着牛儿来往”的句子,可见天河不深。 ⑵“好像”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时也表示这是一种联想;“定然”是用肯定的口吻,表明诗人对美好世界一定会来临的信心。 ⑶诗人憎恶当时人间黑暗的现实...
【题目】古诗词赏析。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1)诗人写作这首诗的时间和背景是什么?(2)诗歌的核心意象“故园菊“寄寓了作者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诗人写作这首诗的时间和背景是什么?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九月九日重阳节。安史之乱,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反馈 收藏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1)诗人写作这首诗的时间和背景是什么?(2)诗歌的核心意象“故园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意? 答案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题干“特定时空”可知,此诗应当写于某一传统节日,由“九日思长安”“强欲登高去”“送酒”等词句可知...
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作品鉴赏 诗歌主旨 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