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ān Wō Jù 别名野生菜、土莴苣、鸭子食、白龙头、苦芥菜、苦菜、野莴苣、苦麻、驴干粮、苦马菜、野大烟、苦麻菜、败酱草、苦马地丁、土人参 英文名Herb of Indian Lettuce 出处出自《救荒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山莴苣的全草或根。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
以前的野草在郊外随处可见,还因为生长速度快,面积大的特点,导致一些农民还要清理野菜才可以。今天要说的这种野外生长的野草,就是在曾经被当作野菜清理,而如今现在才发现有很多作用,价值非常高。所以这种植物被称为山莴苣。山莴苣是一种多年生的菊科草本植物。一般可以生长在50-100厘米左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和...
《南京民间药草》中记载,山莴苣可用于治疗妇女血崩及子宫发炎,使用猪膀胱作为引子效果更佳。《河南中草药手册》指出,山莴苣具有苦、寒的特性,并带有一定的毒性。它能够清热解毒、消炎、凉血并散瘀。《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中提到,山莴苣的茎叶煎煮后服用可以解热,而其粉末则可以用于涂抹以去除疣瘤。《河北中草药》...
山莴苣因为叶子长的特别像莴苣而被称为山莴苣,顶上还会开出小花,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样子,混杂在其他野草中间,翠绿色的叶子看起来就像是杂草叶子一样。山莴苣喜欢阴凉潮湿的地方,可以抗旱,生命力也比较顽强,通常生长期在6和8月之间,这个时间段的山莴苣最茂盛,适合带回家来变成美味佳肴。山莴苣也被称为苦菜,...
山莴苣,这一多年生草本植物,身高介于 50至130厘米之间。其根茎垂直向下生长,而茎则直立,通常单独生长,颜色常为淡红紫色。► 茎叶特征 山莴苣的茎的上部呈现出 伞房状或伞房圆锥状的花序分枝,下部的茎叶形状多变,可能是披针形、长披针形,或是长椭圆状披针形,长度在 10至26厘米之间,宽度则维持...
01 乳苣(rǔ jù),也叫紫花山莴苣、蒙山莴苣,菊科莴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15-60厘米。叶互生,它的基生叶和茎中下部的叶片很像,形状是长椭圆形或条形,呈羽状浅裂或半裂。叶片中间有一条白色的主叶脉,叶片边缘有大锯齿。侧裂片有2-5对,中部的侧裂片要大一些。植株上部的叶片,有的跟中下部...
山莴苣,又名翅果菊或野莴苣,是菊科莴苣属的植物。它和有毒的野莴苣可不一样哦,茎叶较小,叶子呈披针形或长椭圆形,边缘还有锯齿状,很容易分辨。 它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长江流域以北的地区,山林里、山坡林缘、灌丛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采挖的时候一定要认清楚,别和有毒的野莴苣搞混了!🥗山莴苣的食用方法 ...
菜名:山莴苣菜饺子 所需食材:山莴苣菜1000克、小葱3棵、姜1小块、鸡蛋4个、木耳1小把、火腿1根以及胡萝卜半根。制作步骤详解:首先,将山莴苣菜放入清水中,加入适量盐浸泡5分钟,随后彻底清洗干净并沥干水分。接着,在锅中烧开适量水,加入1勺盐,随后放入山莴苣菜进行焯水,同时用锅铲搅拌均匀以确保受热均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钙含量之高,竟是普通蔬菜的10到70倍(例如,玉米和西红柿的钙含量远低于山莴苣),因此被誉为民间高钙野菜。而山莴苣不仅因其营养丰富而备受推崇,其药用价值亦不容忽视。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健胃的功效,对阑尾炎、扁桃腺炎、疮疖肿毒、宿食不消、产后瘀血等症状均有疗效...
但其实它是一种野草,就是山莴苣。当然它同时还是一种野菜。我想对于在村里面长得那些孩子们,对于这个野草都是非常熟悉的吧。它是属于一种菊科多年生长的草本。当然它也可以让我们当做一种观赏类的植物摆放在园林里面,从而起到绿化环境的作用。山莴苣的观赏价值 每年到了它开花的时候,开出来的花朵颜色都是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