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山河堰赋》石碑记述:山河堰是汉相肖何所创,曹参落成,后人怀念肖曹之德,故又称“肖曹堰”。“宋、绍熙四年(1193)夏季涨水,六堰尽决,是年秋,使者奉旨,乃重加修茸,至次年二月落成”,《山河堰落成记》即记此一事。 《碑帖叙录》作者杨震方述:“宋、绍熙五年(1194)刻,在褒城,今陕西勉县,摩崖刻,晏袤书...
从晏袤《山河堰落成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基本上摆脱了唐人隶书多用楷书书写的风格特点,能感受到他对汉隶的继承。晏袤书写的《山河堰落成记》轻松自然,个性鲜明,主笔夸张,视觉冲击力较强。它与东汉后期的隶书相比,笔画波折有所强化,粗壮肥美,却不失飘逸,既有汉碑的厚重,唐楷的严谨,又符合南宋时期的隶书风...
宋《山河堰赋》石碑记述:山河堰是汉相肖何所创,曹参落成,后人怀念肖曹之德,故又称“肖曹堰”。“宋、绍熙四年(1193)夏季涨水,六堰尽决,是年秋,使者奉旨,乃重加修茸,至次年二月落成”,《山河堰落成记》即记此一事。 《碑帖叙录》作者杨震方述:“宋、绍熙五年...
《山河堰落成记》碑刻就是其中之一。 民国时拓工在拓《山河堰落成记》 宋《山河堰赋》石碑记述:山河堰是汉相肖何所创,曹参落成,后人怀念肖曹之德,故又称“肖曹堰”。“宋、绍熙四年(1193)夏季涨水,六堰尽决,是年秋,使者奉旨,乃重加修茸,至次年二月落成”,《山河堰落成记》即记此一事。 《碑帖叙录》作...
《宋山河堰落成记》释文:绍熙五年,山河堰落成,郡太守章森、常平使者范中艺、戎帅王宗廉,以二月丙辰徕劳工徒。堰别为六,凡九百三十三丈,醴渠四百一十丈。木以工计,七十二万四千九百有奇,工以人计,一十五万九千八百有奇。先是,四年夏,大水,六堰尽决。秋,使者被旨兼守事,会凡役,慨念民输当四...
《山河堰落成记》又名《重修山河堰碑》,是南宋光宗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镌刻在陕西汉中石门南数十步褒河西侧山崖上的石刻。其下距谷底300厘米,上距汉魏古栈道壁孔约220厘米。摩崖通高226厘米,上沿宽510厘米,下沿宽506厘米,全文16行,满行9字,共137字,字径约20厘米,隶书。南郑县令晏袤书丹。《山河堰...
《山河堰落成记》又名《重修山河堰碑》,是南宋光宗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镌刻在陕西汉中石门南数十步褒河西侧山崖上的石刻。其下距谷底300厘米,上距汉魏古栈道壁孔约220厘米。摩崖通高226厘米,上沿宽510厘米,下沿宽506厘米,全文16行,满行9字,共137字,字径约20厘米,隶书。南郑县令晏袤书丹。《山河堰落成记》...
《山河堰落成记》拓片 《山河堰落成记》又名《重修山河堰碑》,是南宋光宗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镌刻在陕西汉中石门南数十步褒河西侧山崖上的石刻。其下距谷底300厘米,上距汉魏古栈道壁孔约220厘米。摩崖通高226厘米,上沿宽510厘米,下沿宽506厘米,全文16行,满行9字,共137字,字径约20厘米,隶书。南郑县令晏袤书...
《宋山河堰落成记》刻于绍熙五年(公元一一九四年),据传清嘉庆间“绍熙”二字被石匠取石不慎损毁。刻石所述内容为绍熙四年夏水患,官府百姓集资修堰,特铭功为纪。刻石未注明撰书者姓名,但据其书迹,推测为晏袤所书。晏袤是南宋绍熙年间的南郑县令,性嗜古,尤工隶书。 《宋山河堰落成记》堪为宋代隶书中的佳品...
在南宋光宗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陕西汉中石门南数十步褒河西侧的山崖上,有一块特别的石刻,名为《山河堰落成记》。这块摩崖石刻,又被称作《重修山河堰碑》,全文16行,每行9个字,共137字,字径约20厘米,采用隶书书写。南郑县令晏袤亲自书丹,记录了绍熙四年夏水患后,官府和百姓共同集资修堰的壮举。这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