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寒。 山棘豆的效果 功效 为豆科植物山棘豆的全草。用于疮疖痈肿,乳腺炎,感冒,瘰疬结核,急慢性湿疹。 经脉 肝经 主治 清热解毒。治疮疖痈肿,乳腺炎,感冒,瘰疬结核,急慢性湿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鲜品15-30g;或研末。 外用:适量,煎水;或研末调涂。 山棘豆的药方 ①治疮疖痈肿:鲜泡泡草一两。
山棘豆 【拼音名】 Shān Jí Dòu 【别名】 泡泡草、尖叶棘豆、山泡泡、羚羊蛋 【来源】 豆科山棘豆Oxytropis oxyphylla DC.,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吉林、辽宁、陕西、内蒙古。 【性味】 辛,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治疮疖痈肿。外用治乳腺炎。 【用法用量】 鲜品1两,水煎服。外用全草适量,...
泡泡草为豆科植物山棘豆Oxytropis oxyphylla (Pallas) Candolle的全草。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产于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 植物名山棘豆 拼音ShanJiDou 学名Oxytropis oxyphylla(Pallas) Candolle 别名尖叶棘豆、海拉尔棘豆、呼伦贝尔棘豆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
中药山棘豆为豆科植物山棘豆的全草入药。 原形态 山棘豆,托叶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下部与叶柄基部逢生,先端锐尖,膜质,具一明显的中脉或有时为2~3脉,外面及边缘密被白、黄色长柔毛;叶长2.5~14厘米,叶轴密被白色柔毛;小叶轮生或有时近于轮生,共约3~8轮,每轮有(2)3~4(6)枚小叶,线状披针形、长圆状...
中药学_山棘豆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药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山棘豆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山棘豆>>> 名称:山棘豆 别名:泡泡草、尖叶棘豆、山泡泡、 羚羊蛋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山棘豆引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 山棘豆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山棘豆>>> 名称:山棘豆 ...
祁连山棘豆的形态特征如下:植株高度:祁连山棘豆为多年生草本,高度一般在922厘米之间。根部特征:主根为褐色,根径约为34毫米。茎部特征:茎较短且近缩短,具有分枝。叶片特征:羽状复叶长615厘米;托叶膜质,三角形,长13毫米,于1/3处与叶柄贴生,彼此分离,先端渐尖,疏被开展白色长柔毛;小叶...
特异别称生产 泡泡草、尖叶棘豆、山泡沫、羚羊蛋特异来源于生产 豆科植物山棘豆 Oxytropis oxyphylla DC.,以 狼把草 当药。特异环境要素遍布生产 吉林省、辽宁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特异茯苓功效生产 辛,寒。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 清热去火。主冶疮疖痈疮。外敷治乳腺炎。特异使用方法使用量生产 生鲜 1 两,水煎...
花萼部分是博格多山棘豆的特征之一,它被黑色短柔毛和白色长疏柔毛包裹,萼齿相对较短。花的果实为薄膜质,形状类似球状卵形,具有膀胱状结构,长度大约在20-25毫米,前端有短喙,腹面有明显的沟纹。果皮上覆盖着白色疏柔毛和贴伏的黑色短柔毛,分隔膜较窄,且为不完全的双室结构。整个生长周期中,...
山棘豆,又称为泡泡草、尖叶棘豆、山泡泡、羚羊蛋,是一种常见的草药。它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陕西、内蒙古等地。山棘豆的性味为辛、寒,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山棘豆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疮疖痈肿等疾病。特别是对于乳腺炎,山棘豆的外用治疗效果显著。根据《全国中草药汇编》的记载,使用山棘豆治疗乳腺炎...
山棘豆主要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为改善上火所引起的口腔溃疡和口舌生疮,同时对于咽喉肿痛和声音嘶哑也能起到改善的效果,也可用于治疗乳腺炎所引起的乳房肿胀和疼痛,对于乳头溢液也能起到改善的作用。这种药物可以煎汤服用,也可以通过水煎汤后外洗,但是药物的具体用量还需要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