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龙山文化玉器抽象变形的纹饰给人一种似是而非、若有若无之感,所见有变形夔龙纹、漩涡形、以及漩涡纹目等,这些抽象变形的艺术风格反映了山东龙山文化玉器的独特面貌。
玉器| 山东龙山文化嵌绿松石玉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长15.0公分,宽7.0公分,厚0.9公分,孔径1.1公分 未掌握金属冶炼技术之前,人类以石、骨、蚌等材质制作锋利器具。其中,以坚硬石材磨制而成的有刃器是最...
在山东省的考古发掘过程中,龙山文化遗址出土了众多玉器。其中,1936年在日照市两城镇遗址发现的一件扁平有孔玉斧尤为引人注目。该遗址除了出土少量的生产工具和装饰品外,还揭示了精美的礼器,例如刻有饕餮纹的玉锛和大型玉铲。龙山文化玉器的发现地点还包括胶州市三里河、泗水县尹家城、五莲县丹土村和...
山东龙山文化是由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其年代为距今4600~4000年左右。山东龙山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域主要在山东境内,其西到聊城、菏泽、商丘和周口东部,南界大致在淮海以北的苏北和皖北一带,东至黄海,而外延的北界大抵在近东半岛南部。 龙山文化遗址 龙山文化遗址 玉器可分为用具类、装饰品类和礼...
1979年12月,山东临朐西朱封遗址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护单位。 《绿松石管状珠》 · 龙山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钺》 · 龙山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
临沂大范庄遗址出土,龙山文化 临沂大范庄遗址出土,大汶口文化 山东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1934年至1935年由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首次发掘,由于抗日战争爆发,竟使报告未及完成,所得遗物的主要部分在解放前夕又被移送台湾,今或存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两城镇玉器,多为解放后的再次发...
图1:日照市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三孔铲 20世纪30年代,日照市两城镇的中医刘述祊先生得到了同埋一坑的5件玉器,三孔铲(图1)即其中的一件,于1957年入藏故宫博物院。 莹润精致的玉圭(图2),其正反两面均刻有兽面纹,且无砍砸使用痕迹,不是实用的生产工具,而是一种玉礼器,是贵族奴隶主权力身份的象征。这...
山东海阳境内有一处重要的龙山文化遗址,它就是司马台遗址。它位于行村镇杜格庄村西一公里处。庙河--白沙河自北、东两面环绕遗址南流入海。遗址原为高台地,海拔23米,其南为汉代昌阳县城故址。旧志载:“汉昌阳故城北有土台高丈余,周百余丈,俗呼试马台”。即今称之为司马台。其时周百余丈的范围早已不复存在,唯...
经典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牙璧,有侧齿,后来成为夏商玉器的典型特征,纷纷出现在夏商时代的玉刀、玉圭、玉璋、玉戚、玉钺和玉戈上。山东龙山文化玉璋,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玉璋,形状有点特别,整体为长条形,平薄,上端有刃,下端为方形,像是一把刀。玉璋大小区别明显,大可长达1米有余,小的长不及手指...
山东龙山文化玉器④:玉牙璧玉璋 典型龙山文化,是4500年前北红山南良渚玉器在华东沿海地区的融合,玉礼器体系因玉牙璧和玉璋更加丰富,琢玉工艺因镂空雕刻、剔地阳纹而更加精湛。 经典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牙璧,有侧齿,后来成为夏商玉器的典型特征,纷纷出现在夏商时代的玉刀、玉圭、玉璋、玉戚、玉钺和玉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