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屈骚传统 当理性精神在北中国节节胜利,从孔子到荀子,从名家到法家,从铜器到建筑,从诗歌到散文,都逐渐摆脱巫术宗教的束缚,突破礼仪旧制的时候,南中国由于原始氏族社会结构有更多的保留和残存,便依旧强有力地保持和发展着绚烂鲜丽的远古传统。从《楚辞》到《山海经》,从庄周到“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的“南方之强...
屈原的《离骚》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抒情诗的光辉起点,两千年来,能在艺术水平上与之媲美的大概只有散文文学《红楼梦》。他的《离骚》、《天问》和整个《楚辞》的《九歌》、《九章》以及《招魂》、《大招》构成了一个相当突出的中国浪漫文化体系,它们是原始楚地的祭神歌舞的延续,依然保留着远古南方巫术神话体系,充满浪漫...
骚》、《涉江》、《哀郢》等篇的乱辞,《抽思》的“少 歌”、“倡”等,这是楚辞体重要的文体特征之一。楚辞 体的另一重要诗体特征是独特的句式、语调。与《诗经》 相比,楚辞作品句式大都比较长,而且大量使用“兮”字 语吻词,特别是后者,几乎成为楚辞体最明显的标志。楚 ...
他主张"屈骚传统"应列入儒道释之外第四大传统之一。因为屈骚传统结合了迷狂与崇神的"巫本源"、激情与想象的"情本体"与瑰丽与尚奇的"美本色",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屈骚架构"。"屈骚传统"提出于李泽厚先生撰写《美的历程》中,彰显了中国人由巫化情、巫始情终的"情本体"传统,与"离巫拒情"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西...
刘悦笛《第四大传统:“屈骚传统”》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悦笛所谓“屈骚传统”,乃是指以屈原这个人物为精神内核的、以《离骚》领衔的楚辞文化为内蕴的楚风传统。但这个传统早已超越了地域限制,内化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当中。在中国思想和文化传统当中,屈骚及其形成的主流传统的历史地位却一直未被重视。一般在...
4.1 屈骚传统 222025-01 3 3.3 建筑艺术 362025-01 4 3.2 赋比兴原则 352025-01 5 3.1 儒道互补 462025-01 6 2.3 解体和解放 182025-01 7 2.2 线的艺术 432025-01 8 2.1 狞厉的美2 442025-01 9 2.1 狞厉的美1 372025-01 10 1.3 有意味的形式 412025-01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24.5万 屈原离骚 by:聆...
7月8日下午,屈子书院讲坛第32期在汨罗市会议中心一楼求索厅开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荣誉委员刘悦笛与线下线上41万多观众分享了《屈骚传统的巫本源、情本体和美本色》。讲座由凤凰网湖南频道全程直播,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屈子书院执行院长王琦担任嘉宾主持。
楚汉浪漫主义·屈骚传统 51 2024-02 4 先秦理性精神·赋比兴原则 33 2023-10 5 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 43 2023-09 6 青铜饕餮.解体与解放 33 2023-07 7 青铜饕餮.线的艺术 38 2023-07 8 青铜饕餮.狞厉的美 41 2023-07 9 龙飞凤舞.原始歌舞 ...
摘要:南宋中期的骚体创作,是随着楚辞学的发展而勃然兴起的,因此,所表达的思想与对屈骚传统的解读密切相关。屈原的圣贤化倾向使得文人们更重视屈原在忠君方面的价值,而对其发愤抒情精神有所扬弃;其对现实的慷慨悲歌,在当时文人的解读中注入了道德使命...
屈骚传统的多角度解读--南宋中期骚体创作新貌探析.pdf,屈骚传统的多角度解读 ——南宋中期骚体创作新貌探析 刘培 摘要:南宋中期的骚体创作,是随着楚辞学的发展而勃然兴起的,因此,所表达的思想与对屈 骚传统的解读密切相关。屈原的圣贤化倾向使得文人们更重视屈原在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