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 答案 战国时期的李构提出了“识人五法”.即:第一,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第二,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
战国时期的李构提出了“识人五法”.即:第一,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第二,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植有为之士,则可重用;第三,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
资治通鉴第一卷中语句解释意思,并且说明下意义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 答案 战国时期的李构提出了“识人五法”.即:第一,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第二,富视其所与....
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
14、 下列给文中划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 B. 居
作者: 李悝,魏国时期著名的法学家,对魏国的法律、农业、经济方面的发展都有重大的贡献。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此篇最重要的是讲述李悝著名的识人五法。此五法不只在当时让魏文侯确定了国相,也让后世的我们在择友、选人、用人方面有了个好的参照。 当时,魏文侯手下有两名异常出色的贤士——魏成和......
《资治通鉴1》读书笔记: | 1、看人有5条标准,“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大意是说,观察一个人,第一,平日里看他跟哪些人亲近;第二,在他富贵之后看他跟哪些人攀交情;第三,在他飞黄腾达之后看他都推荐哪些人;第四,在他陷入绝境之后看他的底线在哪里;第五,...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魏文侯要选相,李克说那是君王的事,我不好发表意见,如果你硬要问,我说几点,你自己去考察,这五点是:居视其所亲,你看他平时和什么人走的最近,他喜欢玩什么,和谁玩富视其所与,你看他富了后愿意帮谁,是锦上添花多,...
作者: $沪深300(SH000300)$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