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读
尼罗河泛滥区为北半球夏季,不适合种植,北半球冬季水位下降,可以在沉积物上种植,故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是北半球冬季,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地中海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温和多雨,植物生长条件好,且位于埃及北部,B正确;热带雨林气候区作物四季可生长,且距离埃及较远,A错。热带沙漠气候区以荒漠为主,植物种类少...
尼罗河泛滥是由于河水主要来自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此种气候类型降水较多,且降水集中在夏季,故选A。 3.本题考查气候的分布。古埃及周边的气候类型有地中海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两种,可排除A、D两项;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在11月到第二年5月,冬季为植物生长期,植物从周边地区引入的,生长期与...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 A. 用水便利 B. 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 D. 植被缺失 相关知识...
1、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在上游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年降水量大,一般在700-1000毫米,降水季节差异大,分干季和雨季;雨季时洪水泛滥,将泥沙带至尼罗河下游沉积。因此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降水总量大。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过程分析首先,分析沉积物...
据材料可知,6~10月尼罗河洪水泛滥,此时期不能进行农业生产活动,11月到次年5月为枯水期,淤泥裸露,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不是“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的周边地区,并且植物的耕种都是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不适合尼罗河泛滥区,AD错误;热带草原气候区6~10月为湿季,为农业生产...
尼罗河泛滥区为热带气候,全年高温,热量条件随时可以满足播种的需要,但材料显示尼罗河每年6月到9月定期泛滥,泛滥时不能耕种,因此该区域的耕种期为11月到第二年的5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尼罗河来自于东非高原,流经6600公里注入地中海,它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北非的气候十分干燥,但是尼罗河却带来了丰富的...
淤泥形成的沉积物上,没有植被覆盖,无需进行“刀耕火种”,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本题考查尼罗河中上游地区降水的特点。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的主要来源地位于河流中上游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分明显的干季和湿季,降水的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在700-1000毫米左右,年降水量较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1~3题。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 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 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