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这里论述的是庄子对无为的看法,道家主张无为之治。庄子看来:找一个水草丰满的地方,四野空旷,闲坐下来钓钓鱼,享受钓鱼的乐趣,这就是无为了。
《庄子.刻意》吐故纳新 | 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湖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走向山林湖泽,处身闲暇旷达,垂钩钓鱼来消遣时光,算是无为自在罢了;这样做乃是闲游江湖的人,是逃避世事的人,...
至于无须提高意志就清高了,无须推行仁义就修身了,无须隐居江海就闲适了,无须导通气脉就长寿了,就无所忘怀,无所拥有了。心境淡漠没有极限,所有美好的东西都随之而来。这才是天地之道,圣人之德呢。 所以说,恬淡寂寞,虚静无为,这是天地的准则和道的本质。所以说,圣人从从容容就心平气和了。平和恬淡,忧患就不能...
庄子·外篇·刻意第十五 | 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 游居学者之所好也。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功并兼者之所好也。就薮泽,处闲旷,...
《庄子·刻意》自然之道与圣人之德 《庄子·刻意》篇有云,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 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语大功,立大名,礼君 臣 - 蔡老师大讲堂于
庄子说: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功并兼者之所好也。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