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状器 尖状器是产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第1地点的更新世中期(Q₂)的化石。特性描述 石片或石块沿着两边或一边加工的具有尖刃的工具。保存单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本馆。
1991年浏阳市永安镇中学出土。1991年8月在浏阳市永安镇芦塘村发现了几件镶嵌在第四纪红土中的旧石器,这是长沙地区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文物。材质为方体砾石,属黄灰色砂岩。其上宽下尖,中间略起脊,尖端部位有明显的打磨使用痕迹,是用以挖掘根茎类植物的工具。这类器物一般个体较为粗大,多用巨厚石块制成。
这件器物原料为石英岩(或二长斑岩),原为一个呈三面和三缘的尖形砾石,尖端有很清楚的人工打击痕迹,重1365克,主要用于起土挖掘。 赵志明说:“这类三棱大尖状器是我国石器时代的一种传统性工具,在山西的匼河、丁村也都有发现,甚至在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山西北部地区怀仁县鹅毛口遗址,也还有相同类型的石器存在。...
丁村尖状器 丁村尖状器是10万年前汾河流域旧石器文化的典型工具。丁村文化的石器类型明显,以尖状器为例,就有厚尖状器、鹤嘴尖状器和三棱大尖状器之分。在各类石器中,三棱大尖状器尤有其特殊的地位,人们便把这种丁村文化的代表性石器名之为“丁村尖状器”。
1972年,贾兰坡先生把华北旧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两个系统,其中之一是“大石片砍砸器——三棱大尖状器”传统,它的基本特征是利用宽大石片制造各类型的大砍砸器,富有代表性的石器是三棱大尖状器。西侯度文化以及由西侯度文化发展而来的呌文化属于这一传统。另一个传统就是“船头刮削器——雕刻器”传统,它的基本...
尖状器是一种古代石制工具,其形状像一把长柄的铁针。尖状器的主要作用是在石块表面进行粗略的切割和打击。制作石器时,尖状器用于雕刻和切割石材,打出刀具和其他石制品所必需的形状和轮廓。另外,尖状器还可用于制作半成品石器,是制作石器过程中的必要工具之一。 二、刮削器的...
旧石器时代晚期尖状器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物。文物特征 荆州市荆州区鸡公山遗址出土。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尖状器,原料的选择比较讲究,多选用椭圆形和长条形的砾石加工,岩性多选择石英岩和石英砂岩,石器的个体一般较大。如这件尖状器的加工已经定型化,系用长条形砾石加工而成,背面和两侧面为自然砾石面,...
三棱尖状器是l954年山西省襄汾县丁村出土的旧石器时代工具,用于挖掘根茎类植物。三棱尖状器是用以挖掘根茎类植物的工具,一般个体较为粗大,多用巨厚石片制成,从平坦的一面向背面加工,使背部成棱脊或高背状。这类器物在距今180万年前的西侯度地点和距今约70~80万年前的呌遗址,还有山西怀仁鹅毛口早期新石器...
宝剑头尖状器是产于重庆市铜梁区西郭水库的旧石器晚期(N₂)-(Q)的化石。特性描述 形态特征是两侧多有修理痕迹,至中上部有明显的转折,两侧成大角度于中轴的一端相交,生成宝剑头状的尖刃。依转折处测量,不少标本的尖刃角超过90°,平均达89.8°,但尖刃本身并不饨,而是短锐的。本类尖状器修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