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的“少捕慎诉慎押”司法政策,是对轻罪案件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其包含三个主要方面:少捕、慎诉、慎押。 一、少捕 “少捕”是指要依法加强对逮捕社会危险性的审查,尽可能减少使用逮捕措施,对于能不捕的案件则不捕,以适用非羁押强制措施为原则,从而减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羁押状态下候审...
面对这样的变化,司法办案理念、政策应与时俱进。最高检要求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严重刑事犯罪坚决从严打击,对较轻犯罪、初犯偶犯等少捕慎诉慎押,坚决防止不分罪行大小、情节轻重,构罪即捕、以捕代侦、一诉了之、一押到底,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持续稳定。有同志担心不把犯罪嫌疑人...
一、少捕慎押慎诉政策的含义 少捕慎押慎诉是指对绝大多数的轻罪案件,司法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应体现当宽则宽的原则,慎重对待逮捕、羁押和追诉。 少捕,是指司法机关在审查逮捕时,应依法加强对逮捕社会危险性的审查,对于能不捕的尽量不捕,尽可能适用非羁押强制措施,以减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羁押状态下候审。 慎...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到了一项刑事司法政策——少捕慎诉慎押。这是项啥政策?为什么要少捕慎诉慎押?这幅漫画让你秒懂。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是对绝大多数轻罪案件体现当宽则宽,慎重逮捕、羁押、追诉的一种政策导向。以下是对该政策的简述: 一、少捕 少捕是指要依法加强对逮捕社会危险性的审查,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逮捕。具体而言: 依法能不捕的不捕:对于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且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
作为党和国家确立的一项基本刑事司法政策,推动少捕慎诉慎押的落实能够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促进社会和谐并节约司法资源,它不仅仅是检察机关的任务,而是需要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贯彻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精神,形成制度合力。所谓“少捕”,是指只能将逮捕用作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手段,而不能将逮捕视...
另一方面,要规范“宽”的一面,对于轻微犯罪案件以及其他具有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嫌疑人,特别是社会危害较轻的初犯、偶犯、过失犯、未成年犯,要依法落实“宽”的政策,把依法少捕慎诉慎押作为办理轻微犯罪案件的具体工作要求,通过发挥“宽”的教育作用,减少社会对抗、增进社会和谐。接下来,最高检将会同...
红河县人民检察院 2022-08-08 17:15 发表于云南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作最高检工作报告,其中提到了一项刑事司法政策——少捕慎诉慎押。问题来了,这是项啥政策?为什么要少捕慎诉慎押?这幅漫画让你秒懂。 来源:最...
“少捕”与“慎押”以降低羁押率为追求目标,主要依靠减少提请和批准逮捕的案件数量,通过检察机关的职权作用带动公安机关减少羁押;“慎诉”并不意味着片面追求高不起诉率,防止不起诉权的不当行使、防止起诉不当均为其内涵要求。2021年4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把“坚持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依法推进非...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政策是我国刑事司法中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实现对犯罪的有效打击与保障人权的平衡。该政策具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少捕 少捕是指要依法加强对逮捕社会危险性的审查,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逮捕。这意味着,在刑事案件中,对于犯罪嫌疑人的逮捕应当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确保逮捕的合法性和必要性。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