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韩江的《少年来了》的时候也在重刷刘瑜的《观念的水位》,里面有一章节叫做——恶之平庸,这也许能够解释这场流血运动的发生。 故事通过六个视角讲述了这场运动的经过,即东浩、正戴的灵魂、成年后的恩淑、曾与死去的振秀并肩过的友人、人到中年的善珠、年迈的东浩的母亲。当... (展开) 29 1 1回应 iomm...
韩江的《少年来了》是一部深刻反映历史创伤与人性探索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广泛...
《少年来了》讲述的是那些在光州事件中决定留下来的少年们的故事。他们是在母亲无法带走的夜晚中诞生的,是那些代替我们赴义的少年们。这些少年们至今仍然像影子一样穿梭在我们的身边。韩江在书中写道:“在蔡最奥暴力共存的世界每个角落、每个世代,都很有可能出现下一个光州。”这句话让我感到非常震撼,仿佛这些少年...
《少年来了》于2014年出版,2016年出版了英文版,由Deborah Smith翻译。韩江带着读者回到了迪克推托政府发动大屠杀的1980年光州5.18德谟克拉西运动现场。这是一部有关心碎、悲伤、后悔、悔恨的既悲痛又恐怖的长篇小说。作家如实描写了社会的苦痛,即主张德谟克拉西主义的人们要经历的痛苦。细细想来,比起北美读者,小说大概...
韩国作家韩江以小说《素食者》享誉世界,但是细察她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官方说明——“用诗意散文直面历史创伤,揭露人类生命的脆弱”,似乎与那部小说无关。 在我个人看来,韩江于2014年出版的小说《少年来了》(소년이온다),才是“直面历史创伤”之确作,曾荣获韩国的“万海文学奖”,在韩销售超过2000万册...
有些记忆是无法愈合的。 这些记忆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模糊, 相反,只有那段记忆保留下来, 其他一切都在逐渐消逝。 韩江是我们熟悉的小说家,她于2014年出版的作品《少年来了(创批出版社)》获得了布克奖(2016年获奖)。小说通过多位登场人物的视角,...
于是,我打开了《少年来了》。 这是一本很难一口气读完的书,读的过程中会被字里行间不断涌出的湿冷空气捂住口鼻,我常常在读到那些直白描述暴力的场景后需要停下大喘气,去做一些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有好几次读着读着产生了生理性呕吐的感觉。 这部小说是以1980年韩国光州民主化运动为背景创作,小说以6个角色的...
或许,这就是《少年来了》真正想告诉我们的:在这个充满标签和偏见的时代,每个孩子都需要至少一个人,始终相信他身上的光。当我们学会用理解代替指责,用倾听代替说教时,我们不仅在治愈孩子的伤口,也在治愈自己内心的不安。生命最美的景色或许就是:当我们在最无助的时候,遇见了那个愿意理解我们的人。就像书中小北最终...
我觉得《不要告别》没有《少年来了》好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有点太私密了。这本书豆瓣评分7.4,而在韩网예스24和리디上拿到了9.3/10和4.5/5的评分。评分差异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觉得是生活的文化语境不同。这本书或许是需要了解这个文化语境的前提下再去阅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