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赤霉病有偶发性,小麦抽穗扬花期如遏连续3天以上有一定降水量的阴雨天气,即可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大流行;连续三天降雨,雨量达12毫米以上,田间空气相对湿度达80%以上,极有可能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目前生产上栽培品种对小麦赤霉病抗性差,田间菌源量充足,天气状况人为无法控制,一旦发病后再防治效果差,因此...
“潘集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出自《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7年第12期文献,主题关键词涉及有小麦赤霉病、发生现状、防控策略等。钛学术提供该文献下载服务。
有研究表明,当某地赤霉病病菌对多菌灵抗性频率在5%时,使用多菌灵的防效在90%以上,当抗性频率上升至10%时,使用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防控仅为60%左右,因此,在赤霉病病菌抗药性频率高的地区不提倡使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及其复配剂。 1.4 咪唑类 登记品种54个,占登记总数的13.8%;有效成分3种,分别是咪鲜胺、咪...
发生现状防控策略小麦赤霉病是潘集区小麦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该文对近些年来潘集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病害发生的因素及防治过程出现的问题,并从多年来对该病害的防控实践中总结出了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为周边县区的赤霉病防治提供参考.doi:CNKI:SUN:AHNB.0.2017-12-037李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