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线虫病又名“粒线虫病”,俗名“浪当子”“辣椒子”“马兰子”“萝卜子”,是由小麦线虫引起、发生在小麦或者黑麦(有时也发生在大麦、燕麦)的病害,是中国国内植物检疫的主要对象。该病能使麦苗变黄、皱缩;成株期叶片严重卷曲,茎秆肿大弯曲;穗期麦粒成为虫瘿,短而圆,深绿色,后为栗褐色。小麦线虫病为...
种子检疫是防治小麦粒线虫病的关键措施,引种或调种时必须加强种子检疫检验,防止带有虫旦发现引入带有虫瘿的种子,必须进行严格的种子处理方可使用。目前国瘿的种子远距离传播内外主要产麦国家小麦粒线虫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一般不再大面积发生,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即可防止病害回升。2. 建立无病留种田 设立无病留种田是...
症状又称小麦粒线虫病。染病的小麦苗期至成 熟期都有症状表现,以在麦穗上形成虫瘿最为明显。受害麦苗叶片短阔、皱边、微黄、直立,严重者萎缩枯死。能长成的病株在抽穗前,叶片皱缩,叶鞘疏松,茎秆扭曲。孕穗期以后,病株矮小,茎秆肥大,节间缩短,受害重的不能抽穗,有的能抽穗但不结实而变为虫瘿。有时一花裂为多...
小麦粒瘿线虫病的症状表现多样。首先,受感染的麦粒可能会出现花裂现象,分裂成几个小型虫瘿。这些虫瘿的出现可能使得植株呈现出半病半健的状态。病穗与健穗相比,显得较短,颜色深绿。虫瘿呈现出的特点是相对于健康的麦粒短而圆,导致颖壳开裂,露出里面的瘿粒。虫瘿的顶端通常有一个钩状结构,侧面则...
小麦粒线虫病的传播主要通过虫瘿混杂在麦种中进行。当麦种播入土壤后,虫瘿中的2龄幼虫在休眠后复苏,沿着麦种发芽的芽鞘缝隙侵入生长点附近,采取外寄生的方式,对茎叶的原始体造成损害,导致茎叶弯曲变形。随着幼穗的分化,幼虫会进一步侵入花器,进行内寄生活动,影响子房发育,形成初期的病瘿。在灌浆...
小麦粒线虫病在全国冬、春麦区都有发生,尤以长江中下游和华北麦区为重。除为害小麦外,还可浸染黑麦和燕麦 为害症状 [为 害症状]小麦受害后,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表现症状,但以后期最为明显。受害幼苗叶片皱缩、扭曲,叶色浅而肥嫩,叶尖常被包于叶鞘内,严重的萎缩枯死。在抽 穗前,病株茎、叶膨大而弯曲。病...
【环球时报驻叙利亚特派记者 薛丹】据叙利亚国家通讯社报道,日前,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宣称向叙东北部哈塞克省卡米什利部分地区的农民发放约3000吨小麦种子,以确保当地有足够的食物来源。但叙农业部门通过抽样检验发现,四成小麦种子含有粒线虫病,不仅不适合种植,还会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危害。11月10日,美国国际...
1)加强植物检疫 通过植物检疫,防止病原线虫的传人传出。( 2)选种。一是利用麦粒与虫瘿大小的差异,机械淘汰种子中的虫瘿;二是利用麦粒与虫瘿的比重差异,采用20%盐水或26%硫酸按液,或30%~40%胶泥水漂选出虫瘿,用清水洗净种子,然后晾干播种。同时将虫瘿集中烧毁。( ...
小麦粒瘿线虫病是由Anguina tritici (Steinbuch) Chitwood属的植物寄生线虫引起的一种疾病。这种线虫成虫形态各异,雌虫相对较长,约3-5毫米,宽度在0.1-0.5毫米之间,身体内部的内含物丰富,具有不规则的膜状肠状结构,雌雄成虫的卵母细胞和精母细胞成轴状排列。雌虫尤为显著,其体型肥大且卷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