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量不保留灌肠的操作流程:评估-准备-核对-协助-插入肛管-控制速度-观察记录-拔出肛管-协助患者-清理...
每次抽吸灌肠液时,应反折肛管尾段,防止空气进入肠道引起腹胀。灌肠过程中如患者感到腹胀或便意,应指导其做深呼吸以减轻不适。灌肠时需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症状如脉速、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灌肠并与医生联系处理。灌肠液应保留10-20分钟,以确保足够的作用时间来软化粪便。操作完成后需详细记录,如灌...
患者男性,80岁,患有习惯性便秘,遵医嘱行小量不保留灌肠时,操作正确的是A.可选用“1、2、3”溶液B.灌肠液温度39~41℃C.液面距肛门40~60cmD.肛管插入直肠
1)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核对病人,作好解释,取得合作。其余准备工作同大量不保留灌肠。 2)戴手套,润滑肛管前端,用注洗器吸取灌肠溶液,连接肛管,排气后夹紧。 3)左手垫手纸分开病人臀部,显露肛门,嘱病人做排便动作,使肛门括约肌放松。右手持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Ocm,固定肛管,松开止血钳,缓缓注入溶液,反复吸液、注液...
小量不保留灌肠操作流程 (一)目的 软化粪便,解除便秘;解除肠道内的气体,减轻腹胀。 (二)评估 1、患者的病情及治疗状况。 2、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和排便状况。 3、患者心理状态、对灌肠的理解及合作程度。 4、患者肛周皮肤、粘膜的状况。 (三)安排 1、目标/评价标准 ①患者理解灌肠目的,自愿协作。 ②患者...
行小量不保留灌肠,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可选用”1、2、3”溶液 B. 灌肠液温度调至39~41℃ C. 肛管插入直肠约7~10cm D. 灌肠筒液面距
(2)操作方法(重要步骤) 1)液面距肛门<30cm,肛管轻轻插人直肠7~10cm。 2)嘱病人尽可能保留 10~20 分钟后排便。 3.保留灌肠操作方法 (重要步骤) (1)根据病情安置不同卧位 如慢性细菌性,疾,病变多在乙状结肠和直肠,采取左测呼位为宜。 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采取右侧卧位,以提高治疗效果。
小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规范(完整版)小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适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后的患者、危重患者、年老体弱患者、小儿及孕妇等。1.软化粪便,解除便秘。2.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用物准各】治疗盘内备小容量灌肠筒一套内盛38°C灌肠液200ml(遵医嘱)、肛管(20~22号)、血管钳、石蜡油、棉签、卫生纸、...
患者,女性,56岁,子宫肌瘤切除术后肠胀气。为排除肠道积气,减轻腹胀,按医嘱给予小量不保留灌肠。护士给患者行小量不保留灌肠的操作,其方法不包括
保护患者的隐私,操作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肠道黏膜。如果患者对灌肠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告知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