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 伊恩·P. 瓦特/伊恩·瓦特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 原作名:The Rise of the Novel 译者:高原 出版年:1992-6 页数:378 定价:9.90元 装帧:平装 丛书:现代西方学术文库 ISBN:9787108005076 豆瓣评分 ...
在对小说进行界定等理论观点提出之前,瓦特回到18世纪的英国的哲学思想和社会语境,在《小说的兴起》中先对理论得以生成的背景加以论述。首先,瓦特从“哲学上的现实主义”角度关注理论生成的内部因素。他从笛卡尔和洛克的现代现实主义哲学观出发,“个人通过知觉可以发现真理”的哲学底蕴催生个人主义和清教主义,使得个人取代...
1、该书1957年啊美国和英国出版后,英国的《曼彻斯特卫报》书评说:“此书在三个方面颇有建树。首先,它是近年来唯一的对十八世纪早期小说予以了充分研究的著作……其次,它是将现代社会学应用于文学的开山之作……第三,如果瓦特先生未曾对当时的三部杰作,《摩尔·佛兰德斯》、《克拉丽莎》和《汤姆·琼斯》给予了才华...
《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与菲尔丁研究》是2024年10月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伊恩·瓦特。内容简介 小说作为一种新兴文类的兴起,可追溯到18世纪的英国。到底是哪些因素催生了小说的兴起?作为一种现代文类,小说与神话、史诗、悲剧等古典文类的差别在哪里?伊恩·瓦特在本书中用文学社会学和文本细读相...
这些作家创作的小说主要发表和盛行于十八世纪早期的英国,而这一时段,正是伊恩·瓦特(Ian Watt)以来的西方文论者眼中“现代小说之兴起”(rise of the novel)的时代。西方文论者认为,丹尼尔·笛福等作家的小说,和此前东西方的传奇故事都大为不同。 丹尼尔·笛福等人的现代小说不同在哪里呢?我们试看唐传奇和...
首先,与瓦特类似,浦安迪强调个人意识是“中国小说的兴起”的重要前提。他指出:“综观(明代)16世纪诗学的各种倾向,我们可以再次感受到一种自我意识浓厚的文化活动。”与《小说的兴起》相仿,浦安迪的《明代小说四大奇书》首章论述小说文本之外的众多...
伊恩·瓦特(Ian Watt, 1917-1999)是斯坦福大学的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学家和英语教授。他在二战期间不幸沦为战俘,被迫在缅甸修建铁路。战后,他主要从事英国文学研究,出版了多部巨著,《小说的兴起》就是其中之一。📚 目录概览 第一章:现实主义和小说形式 ...
更令人遗憾的是,瓦特的现实主义认识,基本上被学界遗忘。 重新讨论现实主义理论,并不是对这三位理论家的思想观念泛泛而论,而是希望以“小说的兴起”为视点,重新把握他们认识探索的理论意涵,并在彼此参照的视野中界定其意义位置及内在关系。...
瓦特认为,18世纪后期定型的“novel”特指长篇小说,与以往的“fiction”(虚构)传统之间有一个基本的对照;以散文写虚构故事所构成的文学类型,在西方文学史里有复杂且历史悠久的脉络,并非18世纪以来新兴的小说所能直接对应。“novel”这个法语词,本身有"新式”、“新奇”的含义,那么,新质进人文学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