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A1: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也称为同种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AIF-1),Iba1/AIF-1可以促进与各种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状态相关的形态变化,在单核细胞系细胞中也表达独特,因此被广泛用作大脑和其他组织中的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的标记物。 对侧皮质 缺血区域周围 缺血中心区域 缺血再灌注A-C 24h和D-F 48h的脑组织...
Group1勾选Microglia,Group2勾选除Microglia以外的所有细胞,点击Compare即可查找在MG特异性表达的基因: 富集在MG前23的基因如下: 其中就有被广泛用作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的钙结合蛋白Iba1(基因名Aif1),此外近年表达于小胶质细胞表面的明星分子Trem2也在其中。使用脑、肺血管单细胞数据库验证Aif1不同细胞类型的表达如下:...
M2型小胶质细胞的细胞核位于细胞体的一侧,形态相对扁平。此外,M2型小胶质细胞的突起较少,细胞间的联系相对较松散。这种形态特征使得M2型小胶质细胞在神经修复和组织再生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M1型和M2型小胶质细胞在形态特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M1型小胶质细胞呈现圆形或星形,细胞体积大,突起丰富,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
小胶质细胞(microglia)作为CNS中的免疫细胞,在中枢环境中起着免疫监视、清除细胞碎片、突触修剪等重要作用。而在这些活动中,小胶质细胞的形态会发生明显改变,针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奥秘。 首先,小胶质细胞是怎么被发现的呢?Roberson 在1899年的时候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首次发...
探索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奥秘,我们为你准备了一份详尽的免疫荧光单通道分析流程。🔍🔧 准备工具:Image J,你的得力助手。📌 操作步骤: 选择单个细胞进行详细分析,确保每组样本条件一致。 将图像转换为二值图像,保持阈值的一致性,以获得清晰的细胞形态。
Nature Neurosci—小胶质细胞研究重磅突破:科学家开发MorphOMIC技术用于研究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学表型, 视频播放量 448、弹幕量 0、点赞数 20、投硬币枚数 4、收藏人数 16、转发人数 5, 视频作者 奇异脑博士, 作者简介 专注于神经科学奥秘的解码和神经科疾病的科普,相关视频
指标1.1-1.6基于MG激活过程中突起回缩,ImageJ分析上述指标请参考往期推文:ImageJ小胶质细胞形态学分析,基本步骤为MG图像进行二值化与骨骼化后使用AnalyzeSkeleton(2D / 3D)插件分析骨架【4】。 1.7Solidity(坚固性):细胞面积/突起面积。 ImageJ -> Set Measurements下...
这种形态特征使得小胶质细胞能够与周围细胞进行有效的信号传递和物质交换。 此外,小胶质细胞的吞噬作用也备受关注。吞噬是指细胞通过吞入外部颗粒物或细胞碎片来清除细胞周围的废物和病变物质。近期的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在清除脑组织中的细胞垃圾、病变细胞和神经元突触过剩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综上...
小胶质细胞(microglia)系神经组织中唯一来源于中胚层的细胞。此细胞体很小,呈短棒状,伸出数支枯条样突起,突起表面粗糙,显有棘刺,分支少。胞核较小,约为5μm,形态不规则,可呈肾形、椭圆形或三角形,核染色质多。此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分布较少。在灰质内多位于神经元胞体附近或在小血管周围,在白质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