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叶甲的成虫特征显著,体长2.8~4mm,呈现出卵圆形,颜色为蓝黑色,带有绿色金属光泽。头部分较小且深嵌入前胸,表面布满刻点,深密且密集。触角的基部2节顶端呈现棕色,触角向后延伸至鞘翅基部,端部5节明显加粗。前胸背板短,宽为长的2倍以上。鞘翅上的刻点排列规则,每翅有8行半,肩瘤外侧还...
幼虫形态不同,为害特点不同。1、幼虫形态不同:大猿叶甲幼虫头部黑色有光泽,各节有大小不等的肉瘤,而小猿叶甲幼虫灰黑色,各节有8个黑色肉瘤。2、为害特点不同:大猿叶甲幼虫取食叶肉形成凹斑,严重时只剩叶脉,成虫将叶片咬成孔洞,而小猿叶甲幼虫只取食叶肉,形成凹斑。
小猿叶甲成虫(王小平摄) 生活史与习性 小猿叶甲在长江流域每年发生3代,广东发生5~6代,世代发生重叠,成虫、幼虫同时存在为害。主要以成虫在枯叶、根隙、土隙、石块下越冬或在杂草丛等阴凉处越夏,在部分地区能以少量卵、幼虫和蛹越冬。长光照、食物衰老或缺乏诱导成虫进入夏季滞育,低温诱导其进入冬季滞育。短日照和...
而以往一些研究多侧重于小猿叶甲的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方面研究则相对较少,鲜见新型环境友好型杀虫剂的研究。在《小猿叶甲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一文中,作者通过田间监测、室内生测等方法,研究了上海地区小猿叶甲的发生规律以及多种药剂对该虫的毒力大小及田间防治...
Keywords: 小猿叶甲,成虫,越冬,越夏,滞育,休眠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小猿叶甲phaedonbrassicaebaly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具有复杂的生活史。2005~2006年在武汉地区对小猿叶甲越冬和越夏虫态及成虫生理状态的调查结果表明,小猿叶甲只以成虫越夏,主要以成虫越冬,但也...
小猿叶甲的卵散产于叶基部,以叶柄上最多。产卵前会咬孔,一孔一卵,横置其中。卵期大约为7天。4月份成虫和幼虫混合为害最严重,5月中旬气温渐高,成虫会蛰伏越夏。8月下旬开始活动,9月上旬产卵,12月中下旬成虫越冬。幼虫喜欢在心叶取食,昼夜活动,晚上较为频繁。幼虫具有假死性,受惊后会缩...
小猿叶甲的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个方面。农业防治策略在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以消灭越冬越夏的成虫,具体实施上,可以利用成虫和幼虫的假死性,通过震动或扑杀的方式进行消灭。在成虫越冬前,可在田间、地埂、畦埂处堆放菜叶和杂草,以引诱成虫,实现集中杀灭的目标。化学防治方面,通常在孵盛期...
小猿叶甲、猿叶甲、白菜猿叶甲、乌壳虫?。。#昆虫记 #观察昆虫 #昆虫 热榜推荐 华为mate70 1分钟带大家看完华为发布会的9款新品#华为品牌盛典 #华为mate70 #华为发布会#尊界s800 81大志and巴迪 #华为Mate70系列售价5499元起 余承东: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华为Mate70系列发布 1.5万中新经纬 华为Mate发展史...
在长江流域,小猿叶甲年发生 3 代左右:春季 1 代,秋季 2 代;因而,形成了 2 个田间危害的高峰,一个在 5 月份,另一个 从 9 月到 11 月份。过去认为,小猿叶甲在夏季高温来临时以成 虫夏眠,夏眠期从 5 月中旬至 8 月下旬;从 12 月下旬至次年的 2 月下旬以成虫越冬。越冬和越夏的场所通常为小石块、...
十月中,萝卜白菜上的小猿叶甲 来自: 柴家巷(历史地理系,园艺师) 组长 2024-11-01 16:45:52 江苏 赞 回复 转发 赞 收藏 只看楼主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 作物栽培社 2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加入小组 相关内容推荐 连续5年拿百大的up:泛式,木鱼水心,老番茄,某幻君,逍遥散人 (国乙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