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提前播种的玉米田小斑病发病率比正常播种的田块降低了约 25%,且产量提高了 10% 左右。 (二)调整种植密度 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以适时调整农田的气候条件,降低玉米出现小斑病的可能性。当种植密度合理增加时,玉米植株之间的相互遮挡会在一定程度上...
此外,不同品种的玉米在感染小斑病后,会表现出不同的病斑症状。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首先是黄褐色病坏死小斑,这种病斑基本不会扩大,其周围环绕着黄绿色晕圈,属于高抗型病斑;其次是病斑呈椭圆形或长方形,颜色黄褐色,具有明显紫褐色或深褐色边缘;最后是病斑为椭圆形或纺锤形,不受叶脉限制,颜色灰色或黄褐色...
小斑病发生条件 一、 小斑病主要由半知菌亚门平脐蠕孢菌(Bipolarismaydis)引起。该病原菌分生孢子呈长椭圆形,两端钝圆,具有3-10个隔膜,适宜在潮湿条件下萌发侵染。 病菌越冬方式多样,既可在病残体上以菌丝体存活,也可通过种子带菌传播。次年春季气温回升至18℃时,菌丝开始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至新生叶片。
玉米大斑病大斑病菌生长适温为20-24摄氏度,:相对湿度80%以后(低于70%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多雨同湿而温度并不太高的环境条件有利于此病发生。02玉米小斑病玉米小斑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部,但茎部和果穗的苞叶、子粒也可被害。叶片病斑小而多,初为褐色水渍状小点,扩大后成椭圆形或长方形...
玉米大斑病主要病征是在叶面上形成大小不等的病斑,呈现出深绿色或黄褐色,中间可以出现裂口。而玉米小斑病则形成小而圆的病斑,其周围有明显的暗色环,病叶会逐渐干枯并脱落。 2.病原不同 玉米大斑病的病原是真菌属于大斑病菌,它的病原主要来自于种子、田间残留物和土壤中的菌丝体。而玉米小斑病的病原则是真菌属...
一、玉米小斑病特征 玉米小斑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病害,通常出现在玉米生长期间。其主要特征是在叶面上出现小而明显的黄白色斑点,严重时变成褐色,形成类似水渍的斑块。这些斑点通常较小,直径在1-2毫米左右,但数量较多,可以密集分布在叶片上。 二、玉米小斑病预防方法 1.选用抗病优质种子:选择...
玉米小斑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都可发生,但以抽雄、灌浆期发病严重。主要为害叶片,但叶鞘、苞叶和果穗也能受害。在叶片上病斑较小,病斑数量多,在高温多湿条件下,病斑表面密生一层灰色的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因玉...
大斑病病斑沿叶脉扩展,呈长梭形。小斑病病斑形状多样,有椭圆形等。玉米大斑病严重时病斑汇合,导致叶片干枯。小斑病严重时叶片布满病斑,影响光合作用。大斑病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发病。小斑病在多雨季节发病频繁。玉米大斑病病斑上常有黑色霉层。 小斑病病斑后期也有霉层出现。大斑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
玉米大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灰绿色小斑点,然后沿叶脉逐渐向两端扩展,形成黄褐色或灰褐色梭形大斑,病斑中央颜色较浅,边缘较深;发病后期,多个病斑连接成片,使植株过早枯死。田间湿度较大时,病斑上产生大量黑色霉层。诊断要点:叶片上出现梭形大斑,病部有灰黑色的霉状物。玉米小斑病菌侵染玉米叶片、苞叶和...
1. 病原体: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都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大斑病的病原菌是大斑病菌,而小斑病的病原菌是小斑病菌。 2. 症状:大斑病和小斑病都会在叶片上形成斑点,斑点通常是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中间凹陷。叶片的颜色也会变黄或褐色。 3. 影响:大斑病和小斑病都会对玉米产生一定的影响,降低玉米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