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干的历史意义是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农业和新农村,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作出更大的贡献;大包干到户一出现,就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受到农民和农村干部的热烈欢迎。这种责任制形式“责任最明确、利益最直接、方法最简便”。 联产责任制本身从承包到组向承包到户(主要形式是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演进,奠定...
对“大包干”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论探讨,关系到改革的导向和改革的成效,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 1、“土地产权”是根本性问题,容不得模糊或回避 推行“大包干”之初,为了避免受到“分田单干”的指摘,不因戴上“历史倒退”的帽子而被扼杀,支持者极力强调“大包干”只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所实行...
“大包干”明晰了农民的承包经营权,释放了农村生产力。分田到户第一年,小岗村就结束了吃救济粮出门讨饭的日子,实现粮食总产超过13万斤,是过去15年的粮食产量总和,“大包干”这一改革之火不但让小岗“一夜跨过温饱线”,还迅速以燎原之...
按下红手印的18户农民当时不会意识到,他们的抉择其实触碰到一个重大而基本的问题――“包干到户”调整了生产关系,改变了原有的分配方式,极大释放了蕴藏在每个人身上的生产力。 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迎来大丰收,整个生产队粮食总产13.3万斤,是前十余年产量的总和,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
10.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是安徽省风阳县小岗村。风阳实行大包干的历史意义包括①冲破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②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有利于解决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④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A. ① B. 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小岗村的历史意义不仅仅在于大包干,更在于其证实“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典型实例。从贫困到温饱阶段,承包制是合适的生产方式。不论是肯定还是批评小岗村,脱离了具体社会发展历史阶段,都是不正确的。
小岗村也是从“一组四定”到“包产到组”、再到“包干到组”的,1978年底突破性地实行“大包干到户”。通过调研,小岗村“大包干到户”得到滁县地委认可。1979年12月,凤阳县委办的调查报告《一剂必不可少的补药》引起万里重视,并于1980年1月24日亲赴小岗村,给小岗村“大包干”以强有力的支持。
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 “大包干”,继而推动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的推广,使全国农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所包含哲学方法论意义是①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②量变和质变的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农村改革的先行者,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18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这是在肯定___的历史意义。()A.乡镇企业改革-e卷通组卷网
【题目】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农村改革的先行者,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18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这是在肯定_的历史意义(A.乡镇企业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城市企业改革D.经济体制改革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答案】B【解析】ACD.不合题意B.符合题意,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