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五年级科学《白天与黑夜》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科学《白天与黑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通过研究昼夜的变化,认识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白天与黑夜》 【课题】:白天与黑夜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昼夜现象作出假设,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 2.引领学生体会昼夜变化与人类活动的...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白天和黑夜》教案设计与反思.pdf,《14. 白天与黑夜》 一、教材分析: 《昼夜交替》是青岛版 《科学》六年级 (上册)第四单元 《太阳、 地球和月亮》里的第一课, 研究的是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让学生意 识到由于地球的自传,使得同一地方出现了昼夜交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白天与黑夜》 热度: 14.白天与黑夜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 【教学目标】 1.会做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以回答和解决有关昼夜交替成因的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能力。 2.指导学生通过研究昼夜的变化,认识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传形成的;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
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课《白天与黑夜》第一课时P19-2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2)知道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2.过程与方法 (1)能积极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进行验证。
1.引入话题,向学生提问:白天的时候,太阳在哪里?黑夜的时候,太阳去了哪里? 2.鼓励学生提出想法和猜测,激发他们对太阳和地球的好奇心。 Step 2:探究太阳与地球(30分钟) 1.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太阳系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利用模型或玩具太阳和地球,模拟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太...
本篇文章将通过教案的形式,向读者介绍关于白天与黑夜的知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主题。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2.理解白天与黑夜的形成原因; 3.通过观察太阳和星星的位置变化,理解白天与黑夜的变化过程; 4.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准备: 1.课本《小学科学11...
《白天和黑夜》教案 教学目标: 引发学生的兴趣,关注地球昼夜更替,观察与昼夜更替有关的现象。 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昼夜更替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在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两种现象,而且还知道白天之后一定是黑夜,黑夜之后一定是白天,白天和黑夜就这样周而复始交替进行着。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白天和黑夜。
名师教案 公众号:小学科学网 教学分析 《白天与黑夜》在《课标》中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课标中涉及的主要概念是:13.在太阳系中,地球、月亮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具体的学习内容为:13.1地球每天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昼夜交替...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转与公转10 白天与黑夜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年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 年级 科学 学科《四季更替》课题第 一 课时教案 主备人: 使用人: 学年第 学期 月 日 六 年级 科学 学科《影长与季节》课题第 一 课时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