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本次海南发现的新物种名叫“海南小姬蛙(Micryletta immaculata)”,该物种属于两栖纲无尾目姬蛙科小姬蛙属,而且该物种如今已经在《动物学研究》杂志上登刊。这次的新物种确认还是不容易,是经过了近9年的科研积累才被确认为新物种,并且它的体型小到可怕,最小体型仅有23毫米,所以非常的小,如果不仔细看...
【海南发现新物种小姬蛙 小姬蛙最小体型仅有23毫米】近日,嘉道理中国保育发布消息称,其团队在海南发现了一个两栖类新种:海南小姬蛙,隶属于两栖纲无尾目姬蛙科小姬蛙属。该研究刊发在最新一期的《Zoological Research》(动物学研究)杂志上。据了解,海南小姬蛙体型很小,雄蛙约23–25毫米,雌蛙约28–30...
脊线两侧有1-2对棕色或黑色的弧形斑块。🌍 分布范围:小弧斑姬蛙在中国南方广泛分布,东南亚大部分国家也有它们的踪迹。🔍 寻找它们的踪迹:小弧斑姬蛙偏爱平原、丘陵及中低海拔山区。夜间,它们会出现在稻田、水坑、沼泽附近,以及土洞、碎石和草丛中。🌱 保护级别:目前,小弧斑姬蛙尚未被列入特定的保护级别。0 ...
海南小姬蛙(𝘔𝘪𝘤𝘳𝘺𝘭𝘦𝘵𝘵𝘢 𝘪𝘮𝘮𝘢𝘤𝘶𝘭𝘢𝘵𝘢)是姬蛙科(Microhylidae)小姬蛙属(𝘔𝘪𝘤𝘳𝘺𝘭𝘦𝘵𝘵𝘢)的一员,最早在2012年被发现于海南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当时被认为是德力小姬蛙(𝘔𝘪𝘤𝘳𝘺𝘭𝘦𝘵𝘵𝘢 𝘪𝘯𝘰...
近日,记者从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获悉,该机构科研团队在《动物学研究》杂志上刊发了海南发现两栖类新种——海南小姬蛙的文章。目前已知海南小姬蛙的分布地为海南岛的俄贤岭、尖峰岭、鹦哥岭,以及佳西自然保护区等地。 海南小姬蛙体型很小,雄蛙约23至25毫米,雌蛙约28至30毫米...
海南发现新物种海南小姬蛙,平均身长仅24.5毫米 日前,香港嘉道理中国保育的杨剑焕学者联合莫斯科国立大学脊椎动物学系生物学系的Poryakov两位学者共同在期刊《动物学研究》上发布论文,表示在中国海南发现了一个新物种——海南小姬蛙(Micryletta immaculata)。(小姬蛙属的亲缘关系和分布以及海南小姬蛙的全型。图片...
B、小姬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正确。C、小姬蛙的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营水陆两栖生活,错误。D、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正确。故选:C。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成体营...
2021年3月,某研究团队在海南发现一个全新物种——海南小姬蛙。海南小姬蛙体型很小,雄蛙约23﹣25mm,雌蛙约28﹣30mm。下列关于海南小姬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可以在陆地生活是两栖动物,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 在生殖发育方面,鸟类比海南小姬蛙高等的原因之一是有孵卵、育雏行为等 C. 用...
【#海南发现新物种海南小姬蛙#】近日,最新一期《动物学研究》杂志上刊发文章,海南发现两栖类新物种:海南小姬蛙。海南小姬蛙体型很小,雄蛙约23–25mm,雌蛙约28–30mm,隶属于两栖纲无尾目姬蛙科小姬蛙属。一起来听纯净版#海南小姬蛙的鸣声#↓↓@人民网海南视窗 O发现新物种!海南小姬蛙揭开“面纱” L人民...
小弧斑姬蛙(Microhyla heymonsi)的繁殖特性如下:小弧斑姬蛙的繁殖具有季节性,通常在雨季进行。它们会选择临时性水体(如雨后形成的水坑或浅塘)作为繁殖场所。雄性通过鸣叫吸引雌性,雌性产卵后,雄性会进行体外受精。卵孵化成蝌蚪后,蝌蚪在水中完成发育,最终变态为成蛙。1. 繁殖季节 小弧斑姬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