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经”穴名出自清·熊应雄所著的《小儿推拿广意》,在小儿推拿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胃经 (清胃经) 【位置】:在大鱼际桡侧,赤白肉际处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自掌根推向拇指根,为清胃经,反之为补胃经。 【功效】:清中焦湿热、消食和胃、降逆止呕、除烦止咳。 【应用配伍】:恶心呕...
胃经:位置在阳池穴沿大鱼际外侧赤白肉交际处到拇指根处,有两个手法,一是从腕部推向拇指根为清胃经;反之为补胃经。清胃经主要是清胃热、泻火;补胃经主要是温阳散寒祛除胃中寒气。主要是解决胃中气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于呕吐的调理上,因为...
01 补脾经 作用:增强脾胃功能,促进生长发育 位置:大拇指螺纹面 操作:拇指顺时针旋转推动螺纹面1-3分钟 02 清胃经 作用:清胃,通腑,促进消化。与补脾经同用 位置:大鱼际桡侧缘赤白肉际处 操作:拇指由上向指尖方向单方向推1-3分钟 03 揉板门 作用:促进胃消化 位置:手掌大鱼际 操作:拇指揉大鱼际...
小儿推拿补胃经小儿推拿补胃经 【穴位】胃经 【位置】手拇指侧外侧缘,腕横纹至拇指第二关节横纹。 【主治】 积食——食欲突然下降、口气、打膈、放屁、大便有酸臭味,大便可见不消化的食物,同时出现晚上睡觉翻腾,舌苔变厚等。严重的可以出现呕吐、腹泻或便秘、发烧。以上这些症状都是积食常见的表现,此时用上清胃的...
百度试题 题目叙述小儿推拿补胃经的操作手法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胃经位于小儿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节。手法:自拇指根向掌根方向直推 反馈 收藏
第四,小儿推拿 帮孩子推拿还能增进亲子关系,调理积食的手法主要有: 1、清胃经,可以和胃泻火 2、推四横纹,可行气消胀 3、捏脊,促进发育,提高抵抗力 4、按揉足三里,补益脾胃,强健身体 第五,饮食习惯 1、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每次7、8分饱,建议暂时不要吃零食(实在要吃选择水果、酸奶等健康零食) ...
小儿寒湿腹泻的推拿处方是 A、推三关、揉外劳 B、补脾经、补大肠 C、揉脐、推上七节骨 D、揉龟尾、揉足三里 E、清天河水、清胃经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厌食证通用的推拿手法为:( ) A.清大肠 B.捏脊 C.清胃经 D.推四横纹 E.清天河水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叙述 足阳明胃经的主要循行路线。 点击查...
小儿推拿中, 宜清不宜补的是:() A.脾经B.胃经C.心经D.肝经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D对话中,男士对自己的评价是approach things very enthusiastically, organized and capable, a poor speaker, persistent and a fast-learner,由此可以判断B项项为答案。
今天是【1分钟学推拿】第四课: 清/胃肺经 ——让孩子吃嘛嘛香 位置:胃经位于拇指第一掌骨桡侧缘(大鱼际赤白肉交际处),自腕横纹至拇指根部成一直线。 操作:自腕横纹向大拇指指根方向直推,为清胃经;反向为之则为补胃经。 次数:一般100-500次 作用:清胃经能清中焦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渴;补胃经能健...
1.清胃经、揉板门—消食导滞 ①清胃经300-500次 定位:大鱼际桡侧,赤白肉际处。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掌根推向拇指根,称清胃经。 作用:清中焦湿热,和胃降逆;健脾胃,助运化。 主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烦渴善饥、口臭、吐血衄血等。 ②揉板门300-500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