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井庄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农村改革发源地之一。纪念馆由国源展览布展施工,占地面积近10000平方米,是中国农村第一个纪念包产到户的农民纪念馆。整个纪念馆由牌楼、广场、展厅、碑廊、会议室、报告厅等组成,具有显著的徽派建筑风格。国源展览精心布局,全面展示小井庄,包产到户责任制的提出到发展过程,弘扬“敢为人先”...
包产到户纪念馆,位于肥西县山南镇小井庄,是中国农村第一个纪念包产到户的农民纪念馆。基本介绍 始建于2004年8月,2005年5月1日对外开放。纪念馆核心区占地9000平方米,由牌楼、广场、展厅、碑廊、会议室、报告厅等组成,徽派建筑风格,馆内收集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实物。历史背景 纪念馆通过实物和图片讲解了...
具有徽派风格的“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是中国农村首个包产到户纪念馆,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根据功能分为旅游、居住,生态农业三大类,划为六大功能区:小井庄纪念馆核心区、小康住宅区、生态农业区、精品绿化区、商业服务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于2005年5月1日正式开馆。纪念馆正门上刻有的邓小平同志1980...
小井庄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农村改革发源地之一,包产到户纪念馆,占地面积近10000平方米,展示小井庄,包产到户责任制的提出到发展过程,弘扬“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如今的小井庄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郭如琦/摄 郭如琦/摄 肥西山南镇...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而在小岗村大包干之前,合肥山南的小井庄就已经开始了包产到户的尝试。小井庄的包产到户纪念馆保存了那段历史,包括支持改革的万里来进行座谈会的地方。1978年,以肥西包产到户为代表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突破了人民公社体制的限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观后感 在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我的感受真是五味杂陈。走进这个馆子,仿佛一下子被拉回了过去,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这个地方不仅仅是一个纪念馆,它更像是一个生动的故事书,每个展品、每张照片都在诉说着那个年代的艰辛与奋斗。先说说这“包产到户”吧,简单来说,就是把土地承包给...
邓小平在中央负责同志会议上也对此进行了高度评价,指出包产到户政策的效果显著。原省委书记王太华先后四次亲临小井庄,支持和见证了这一历史进程。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于2004年正式启动建设。时任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车俊率领市几大班子在小井庄举办了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暨小井庄...
小井庄纪念馆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自然、环境和建筑和谐、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发展定位上,小井庄纪念馆被规划和建设为"改革发祥地,生态农业区,旅游观光点,小康文明村",旨在打造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根据功能划分,小井庄纪念馆被划分为旅游、居住、生态农业三大类,...
刚走进纪念馆,就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本生动的历史大书。墙上那些老照片啊,就像一位位老人在无声地讲述着当年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小井庄的村民们,以前在集体生产的模式下,虽然大家都很努力地干活,但日子过得总是紧巴巴的。 然后,包产到户这个“金点子”就像一道光照进了小井庄。这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个改变,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