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期将领,每次作战戴着一铜面具,人称“面涅将军”,两宋个人武力最高同时也是最帅的将军,身先士卒,四年之间参加过二十五次大型战役,保证了仁宗时期西北边疆的安定。被欧阳修排挤,悲愤而亡。 74、王守仁(王阳明) 明朝中期将领,心学学派创始人,所以又称王阳明。有人想问...
1、项羽 项羽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将,同时也是一位少年将军。公元前209年,23岁的项羽跟随叔叔项梁起兵,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前208年,24岁的项羽通过巨鹿一战,破釜沉舟,打败王离和章邯率领的秦军,一战成名。前206年,26岁的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俨然成为当时天下之主。前205年,27岁的项羽以3万精兵...
“西征扬威收失地,左宗棠功在千秋。”左宗棠,晚清时期的名将,他以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的伟大功绩为世人所铭记。他面对外敌入侵和内部动荡的艰难局面,毅然决然地率领军队出征新疆,最终成功收复了失地。他的忠诚与勇敢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十位将军的一生充满了荣耀与悲壮。他们用自己的热血...
大败30万黄巾军,先后击败和消灭袁术、陶谦和吕布等部,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主力,又先后削平袁尚、袁谭等势力,创造中国历史经典以少胜多战例。 官渡之战曹操善择良策,攻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对获取胜利起重大作用,集中体现曹操卓越的用兵谋略和指挥才能,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魏武用...
汉宣帝赐冯奉世为水衡都尉兼光禄大夫。汉元帝因冯奉世平定羌族叛乱,升其为左将军,并赐关内侯爵位。冯奉世去世后两年,陈汤因诛杀郅支被封侯,杜钦认为冯奉世对国家的功劳比陈汤更高,应当追封,但汉元帝未同意。三、高敖曹 乱世时候,特别容易出厉害的人物,就像南北朝那个时候,名将辈出,就像有个叫张蚝的...
五位将军的授衔争议,本质上是革命战争复杂性与政治平衡的产物。评衔标准强调“资历、职务、战功、党性”的综合考量,但具体操作中往往受到山头平衡、历史问题、现实职务等因素影响。例如,萧克因历史污点与山头竞争错失大将,贺晋年因政治牵连成为牺牲品,钟伟因性格与失误被低估,段苏权因离队与指挥问题受限,袁也烈因后期...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外戚,军事家,民族英雄,冠军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兄长。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谋略,不拘一格,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擅长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
常胜,战场本无常胜将军,所谓“常胜”只是在于战场上不伤大雅之过。排名顺序为从古至今排列。 NO1.孙武 孙武,字长卿,即孙子,生卒年不详,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惠民县)人,祖父田书为齐大夫,攻伐莒国有功,齐景公赐姓孙,封采地于乐安。 公元前532年的齐国内乱后,孙武毅然到了南方的吴国,潜心钻研兵法,著成兵法十三...
尽管薛仁贵将军在榜单中位列第六,看似排名较低,然而作为唐朝的杰出将领,他的实力与威名同样不容小觑。在唐王首次征讨高句丽的战场上,薛仁贵不过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卒,然而随着战事的落幕,他的名字却在整个大唐广为传颂,最终成为了唐太宗最为器重的武将之一。《旧唐书》中记载,薛仁贵在战场上英勇无畏,他身披...
六、常胜将军卫青 卫青,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中国古代三大骑兵战天才之一,西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卫青是打破自汉初以来匈奴不败的神话第一人,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屡建奇功的常胜将军。主要成就:1、龙城大捷。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