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龙苍苍,河水汤汤,斯文在兹,道统绵长。封龙山位于河北石家庄市区西南20公里,南北两麓分属元氏县、鹿泉区,自唐代起即为历史文化名山。自宋代创立至今,千余载岁月流转,矗立于封龙山下的封龙书院几经兴废,却始终以崇理尚实为魂,滋养一方文脉。如今,封龙书院在保护与创新中又焕发新生。封龙蕴秀,书院肇兴 ...
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南封龙山景区内 地图·周边 达人笔记 封龙书院,中国古代北方四大书院之一,有着古代清华大学的美誉 凯凯宝子的日常 290 石家庄被低估的山 科总旅行者 9070 封龙书院 乐享石家庄 1080 封龙书院(一) 风雪太行 4066 五一假期石家庄元氏封龙书院沉浸式游园 旅途侦探 1154 查看更...
封龙书院,经过精心改建,如今占地广阔,达123.92亩,形成了一片独具特色的三门四合院建筑群。它静卧在封龙山的翠绿环抱之中,高台层叠,错落有致,展现出恢弘的气势。2013年4月,封龙书院迎来免费开放日,向公众敞开了大门。这个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古老书院,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古雅韵味呢?1.2 △ 书院门前与朋来...
封龙书院,乃是一处充满历史底蕴与人文情怀的所在。它兴起于东汉,鼎盛于宋元,曾位列江北四大书院,与南方的岳麓书院齐名,素有“南岳麓、北封龙”之美誉。此书院坐落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南封龙山景区内,山清水秀,林木葱郁,实乃一方求学问道之佳地。 封龙书院之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时期。彼时,著名学者伏恭迁任常山...
封龙书院 作者:赵文岭 封龙书院的兴起,还得从汉代常山郡伏恭说起。 汉代常山郡伏恭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拜访当地民众领袖郡三老——李躬。伏恭到常山郡任职时是47岁,而李躬当时是64岁。伏恭所在的常山郡府距离李躬的万年村只有6、7里路程,还是十分方便。伏恭拜访李躬,向李躬请...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和赵代都守将车骑将军牛翦南北夹击攻打中山,中山献四邑(封龙邑、鄗邑、石邑、东垣邑)求和,王准和!四邑封于公子元为采邑!开元二四零一年(公元前297年)春,公子元在封龙山阳建造的封龙书院完工,牛翦、乐毅等前往祝贺,后人为了纪念公子元封龙邑现名元氏! 始皇封郡三十六,后增十二郡其中就有...
位于元氏封龙山上的封龙书院仍然保留着相传梁祝二人一起读书的读书洞。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在封龙山一代广为流传。据传,梁山伯是南佐村人,祝英台是长村人,马文才是马岭村人。南佐村距离封龙山上的封龙书院仅有数公里之遥。同时,元氏有吴桥,吴桥旁有古冢,而且据县志记载为梁山伯之墓。元氏“梁祝传说”...
在我国古代,涌现出一批教书育人的高等学府,其中以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这“四大书院”尤为著名,它们几乎都在黄河以南地区,而在黄河以北也有一个书院可以和这几大书院齐名,它就是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的封龙书院。 封龙书院位于封龙山之阳的龙首峰下,它最早建于汉朝,宋元时期兴盛,不同于...
就封龙山书院发展历史而论,如果说五代至宋代还是它的发展阶段,那么,时至元代则进入它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真定路都元帅史天泽的大力支持,李冶、安熙等著名学者先后主持封龙书院,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特别是杰出的数学家李冶,因其对天元术的巨大贡献而奠定了封龙书院在中国教育史和科学技术史上的地位。李冶,...
封龙书院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宋元,是东汉时期李躬结庐授业之所。李昉、张著、李冶等先后在此任山长讲学,培育了不少贤臣名士。但因战火的损毁和岁月的侵蚀,大部分建筑已不复存在,如今我们见到的封龙书院则是原址上复建的。复建后的封龙书院,占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由山门、状元桥、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