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驳权是古代官员对皇帝诏令或奏章进行审查、驳回或修改的权力,通常由特定机构(如唐代门下省、明清六科)行使。 封驳权的核心功能是制衡皇权、确保政令质量。唐代门下省负责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书,若认为不妥可"封还"或"驳正";明清六科给事中对皇帝批红后的题本有权"科参"驳回。该制度通过法律程序实现行政监督,...
另外,当时行使封驳权的除给事中以外,门下省之正副长官(侍中、黄门侍郎)也拥有对于制敕的审核驳正之权。如贞元二年(786年),德宗命玉工制作一条玉带,但由于玉工的失手不小心将制成的玉带摔碎,德宗遂下令杀之。门下侍郎柳浑执奏封还,后皇帝从其奏,将玉工释放,封驳成功。封驳制度正式确立后,根据大...
封驳权源于三省六部,应自唐代始。封驳权,即如认为皇帝诏书因不合时宜而不便下达时,可将诏书封还加以驳正。六科也有封驳权,内廷拟旨交六科,六科认为不合理者,六科给事中可加以驳正缴回,称为科参。封驳权源于三省六部,应自唐代始。封驳权,即如认为皇帝诏书因不合时宜而不便下达时,可将...
在门下省对皇帝行使所谓“封驳权”的,成功的也只是在明主贤君在位时极其有限的情况,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题目】明代内阁具有封驳权,如认为皇帝诏书因不合时宜而不便下达时,可将诏书封还加以驳正。六科也有封驳权,内廷拟旨交六科,六科认为不合理者,科给事中可加以驳正缴回。封驳权设立()【题目】明代内阁具有封驳权,如认为皇帝诏书因【题目】明代内阁具有封驳权,如认为皇帝诏书因【题目】明代内阁具有封驳权,如...
在古代官制中,封驳权并非仅限于门下省,中书省的中书舍人也享有此项权力。中书舍人的职责是起草诏令,而中书省的长官在得到皇帝同意的事项或命令后,会将词头(即原则或具体措施)交给中书舍人起草诏敕。如果舍人不同意,可以交还词头,拒绝起草。皇帝如果坚持原意,可以再次命令执行,但舍人仍可以再次或三次拒绝,除非被罢...
北宋通进银台司在中枢决策中的封驳权 下载积分: 2990 内容提示: 2014 年 1 月第 1 期 Collected Papers of History StudiesJan. ,2014No. 1收稿日期:2012 -08 -12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宋朝中枢决策与民间舆情互动关系研究” (13YJC770043);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宋朝中枢...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魏晋南北朝时期,执掌封驳权的机构是( )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门下省 D. 三公府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反馈 收藏
尚书省对全国政务拥有行政监督权,对制敕的否决权是这一权力的体现。如唐宪宗时期,尚书左丞吕元膺执行封驳权,请求明确是非,并请求御史调查。综上所述,唐朝尚书省不仅负责政务执行,还拥有对诏令等公文的审查权,这使得其在唐代政治体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确保了政务的公正与合法性。
尚书省不仅负责执行大小政务,同时也有封驳权。 《唐会要》提到: “其尚书宜申明令式。一依故事。...敕到省。有不便于事者。省司详定闻奏。然后施行。” 《授韦审规等左司户部郎中等制》提到: “尚书郎会天下之政,上可以封还制诰,下可以升负牧守”。 著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