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官职> 封驳司 官署名。北宋太宗淳化四年(993) 置,凡制敕有所不便者皆许封驳,依例施行之常程公事不得辄有留滞,设知给事中事为长官,以两制以上充任。不久废知给事中事,以本司隶银台司,由枢密直学士领之。后另设知封驳司,真宗咸平四年(1001)改称兼门下封驳事。神宗元丰五年(1082)改革官制,改为门下省...
1宋太宗时期设置封驳司,规定凡制有所不便者皆许封驳,依例施行之常程公事不得辄有留滞,设知给事中事为长官。后另设知封驳司,改称兼门下封驳事。1082年,改为门下省封驳房。这些做法( ) A. A. 强化了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B. B. 规范了三省制衡机制 C. C. 有利于避免行政决策失误 D. D. 弱化了皇帝的行...
通进银台封驳司是宋代官府中的一个重要机构,它负责管理公文的收发和传递。宋代是一个中央集权的时期,政府的决策需要通过公文来传达和执行。因此,公文的收发和传递是非常重要的。通进银台封驳司作为一个专门负责公文运行的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宋代,公文的运行是一个固定的流程。首先,各地的官员将起草好的...
历史知识> 门下封驳司 官署名。北宋淳化四年(993)置封驳司,隶通进银台司,设同知给事中二人为长官,凡制敕有所不便皆许封驳,其余常程公事依例施行者不得随意留滞。咸平四年(1001),令如有封驳事取门下省之印用之,因改封驳司为门下封驳司。神宗元丰改制,改为门下省封驳房。
北宋通进银台封驳司研究的中期报告北宋通进银台封驳司是北宋时期的一个重要官署,其职责是管理财政税收、铸造货币以及审查和封驳私铸货币的行为。该机构在宋代财政收入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的中期报告将重点介绍北宋通进银台封驳司的历史背景、组织结构、职能和管理方式等重要方面...
台封驳司上述职能的拥有和具体运作,使其成为北宋元丰改制前的重要的中央机构,对 北宋前期的政治发挥重要作用。 通进银台封驳司的长官需要两制以上的官员充任,在元丰改制前,两制以上作为官 员资序,是指差遣在三司副使之上、贴职在待制以上、本官在谏议大夫以上的官员,这 ...
1【题目】北宋前期,政府设置封驳司专门负责官文的传递、审查和反馈。皇帝的诏书、宰相和其他部门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送交有关部门执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刺史制度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 B.市舶司是上传下达的中枢机构 C.中央权力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D.皇帝专权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 反馈 收藏 ...
扉页版权页目录绪论第一章 通进银台封驳司成立的历史背景第一节 通进银台封驳司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产物第二节 通进银台封驳司是宋“防弊”的需要第三节 通进银台封驳司是以文治国理念的表现第四节 通进银台封驳司是宋初行政机构的创新第二章 宋通进银台封驳司的渊源与兴废第一节 宋以前掌控信息的中央机构...
6.(2020届江苏盐城、连云港期中,4)北宋前期,政府设置封驳司专门负责官文的传递、审查和反馈。皇帝的诏书、宰相和其他部门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送交有关部门执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6.(2020届江苏盐城、连云港期中,4)北宋前期,政府设置封驳6.(2020届江苏盐城、连云港期中,4)北宋前期,政府设置封驳6.(...
宋太宗时期设置封驳司,规定“凡制敕有所不便者皆许封驳,依例施行之常程公事不得辄有留滞,设知给事中事为长官。后另设知封驳司,改称兼门下封驳事。1082年,改为门下省封驳房”。这些做法( )A.强化了参政议政职能B.规范了三省制衡机制C.有利于避免行政决策失误D.弱化了皇帝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