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号系统的成功建设,为下一代北斗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规划,我国将在2035年前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所谓“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就是以北斗系统作为核心和基础,覆盖室内到室外、深海到深空的更强、更安全、更可靠的系统。建成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首先是计...
本白皮书探讨了在不断壮大的工业、汽车和商业应用领域,如何发挥全频段GNSS接收机的潜力来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授时功能 探索现有技术无从实现的商业价值 在工业、汽车、商业和消费市场的定位、导航和授时应用中,GNSS/GPS技术的身影无处不在。该技术可在全球任何地点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和纳秒级授时精度,为各类应用提供...
除了定位功能外,GNSS系统还可以提供导航功能。通过接收卫星信号,用户设备可以计算出自己的速度和方向信息,从而实现导航功能。例如,在航空、航海、交通等领域,导航功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准确地到达目的地。此外,在户外探险、旅游等情况下,导航功能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索未知的领域。03 授时功能 GNSS卫...
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是以北斗系统为核心,融合多种定位导航授时手段,覆盖空天地海、基准统一、高精度、高智能、高安全、高效益的时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加强定位导航授时体系法治保障,推进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建设发展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法治化,是确保定位导航授时体系长期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是...
时间与空间是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掌握了解时间和位置信息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从古代的观星定位、日晷、指南针,到如今的机械钟、石英钟、原子钟、惯性导航、无线电导航、卫星导航等,定位导航授时(PNT)技术既是一项传统技术,也是科技发展...
本次工程实践项目与导航系统有关,在这里,以GPS导航系统为例,介绍一下导航系统的定位与授时。 一、导航系统的定位 24颗GPS卫星在离地面2万200千米的高空上,以12小时的周期环绕地球运行,使得在任意时刻,在地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 由于卫星的位
为了推动无人平台智能导航技术的发展,《导航定位与授时》编辑部特邀国防科技大学吴美平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潘献飞教授、武汉大学郭迟教授担任专栏主编,在2024年第6期正式推出“智能导航技术”专栏。热忱欢迎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交高质量的研究论文,...
科普,gps北斗需要4颗才能完成定位授时功能 GPS 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而其中文简称为“球位系”。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 欧盟和欧洲空间局共同提出和组织实施的伽利略(Galileo)系统是全球第一个民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伽利略系统的配...
“未来北斗将无所不在,小到儿童的定位手表,大到航母……所有需要定位、导航、授时的场景,都会出现北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微小卫星中心教授康国华如是说。此外,据新华社消息,日前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已经完成29颗已入网工作的北斗三号卫星星间链路测试工作,确保全球组网如期完成。 定位和导航 高精度信号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