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孔子强调的是( )A. 以刑罚威慑民众,使其不犯罪B. 以德引导民众,以礼规范民众C
孔子说:“以政令来管理,以刑法来约束,百姓虽不敢犯罪,但不以犯罪为耻;以道德来引导,以礼法来约束,百姓不仅遵纪守法,而且引以为荣.” 导:引导.《论语》作“道”,通“导”. 政:政令. 齐:整齐.此为约束之意. 免:免于死罪. 格:革.此言百姓革除坏毛病而走上正路.按程树德《论语集释》引黄式三语曰:...
一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思想里面突出体现了崇德的精神,可以说,“崇德”是孔子思想的总精神。什么是崇德?崇德就是始终把道德放在首要地位,无论是国家的政务外交,还是个人的修身养性,都要以道德价值作为评...
答案出自《论语》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其实,可以从后面...
【原文】2.3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罚来整饬民众,百姓只会让自己免于刑罚,却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去引导百姓,用礼...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孔子强调的是A. 以刑罚威慑民众,使其不犯罪B. 以德引导民众,以礼规范民众C. 统治者应多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孔子强调的是〔 〕 A. 以刑罚威慑民众,使其不立功 B. 以德引导民众,以礼规范民众 C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
但是,光有政刑,却不能教化民众,没有政刑更是无法管束民众。因此,孔子的这套理论确实不错,但因礼制烦琐而难行得通。所以,在企业乃至社会中,汲取礼制的合理成分,简化程序,并确保其严肃性,还是有极大价值的。 孔子曾与卫国的大夫孔圉讨论过治国之道,孔子说,用礼乐统治黎民百姓就好像用缰绳驾驭马匹,骑马的人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