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勘 拼音duì kān 注音ㄉㄨㄟˋㄎㄢ 繁体對勘 词语解释 对勘[ duì kān ] ⒈ 犹对质。 ⒉ 对照比较。 ⒊ 锁合。 引证解释 ⒈ 犹对质。 引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又説对勘时,见一戎王,卫者数百,自外来。”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当堂对勘, 席 所言皆不妄。”...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对勘是指双方相互核对、互相比较,以确保事物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这个成语常用于法律、审计、调查等领域,表示对照核对的过程。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对勘常用于以下场景: 1. 法律领域:律师在法庭上通过对勘来核实证据的真实性。
计勘- 核查勘验。 详解 对勘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duì kān,其详细解释如下: 1. 犹对质: - 含义:指双方或多方在某一事件或问题上进行当面对质,以确认事实或澄清争议。 - 示例: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又説对勘时,见一戎王,卫者数百,自外来。” ...
汉语词典> 对勘 1.犹对质。 2.对照比较。 3.锁合。 国语辞典 注音ㄉㄨㄟˋㄎㄢ拼音duì kān 1.核對校勘。 ▶ 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八.象數》:「以兩司奏狀對勘,以防虛偽。」 2.對合、對質。 ▶ 元.喬吉〈一枝花.雲髫金雀翹套.尾〉:「從今將鳳凰巢鴛鴦殿遮籠教暗,將金縫鎖玉連環對勘的嚴...
對勘 拼音 duì kān 怎么读 【对勘】的意思和解释 【对勘】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核对校勘。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八.象数》:「以两司奏状对勘,以防虚伪。」对合、对质。元.乔吉〈一枝花.云髫金雀翘套.尾〉:「从今将凤凰巢鸳鸯殿遮笼教暗,将金缝锁玉连环对勘的严。」《聊斋志异.卷一...
到了元代,乔吉在其《一枝花·私情》的曲词中,使用了“对勘”一词来形容一种紧密锁合的状态:“从今将凤凰巢、鸳鸯殿遮笼教暗,将金缝锁、玉连环对勘的严。”这里的“对勘”被赋予了锁合的意思,意味着要将事物紧密相连,不留缝隙。总的来说,“对勘”这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语境中有着不...
这种对质,通常是指在某种形式的争端或纠纷中,双方都需出示证据或供词,以便明确真相。在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席方平》中有这样一句话:“当堂对勘,席所言皆不妄。”这表明对勘不仅是对质,更是一种严格的核对过程,确保当事人的陈述真实可靠。在宋朝,对勘被用于官僚机构中的一种审核方式。在沉...
早期汉语《圣经》对勘研究 作者:王硕丰 著 出版时间:2017-06 页数:291书号:978-7-5201-0147-9 关键词:汉语《圣经》|校勘开本:16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一部对早期汉语《圣经》进行对勘研究的专著。本书从汉语《圣经》中最早的三个版本—— 阳玛诺的《圣经直解》(1636)、白日昇与徐若翰的汉语《...
【题目】翻译“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答: 有时发现所到之处的情况和平日里知道的不相符, 就走向街市客店中,打开书本核对校正它.有时直接 行走地平坦的大路上,不值得停下来考察,就在马背 上默默地诵读各种古代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