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舟点出江行,泊字点出题面上的宿字,而烟渚二字,既写出了江边烟雾茫茫的时空环境,也体现了日暮无归的莫名惆怅,又为下面抒写羁旅客愁作了铺垫。对偶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结果一 题目 《宿建德江》这首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答案 “移舟泊烟渚”,此句点题兼写环境。“移舟...
这两句诗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表现了民族气节。 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最后一句由悲而壮、由郁而扬,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一、文学常识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二、问题探究1.理解性默写(1)《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2)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
另有古典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顶真、互文、双关等.对于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边练边悟1 请说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1)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拟人)(2)...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以工整的对偶句写景:野旷、天低、江清、月近。一写远眺,一写近观,抓住建德江畔景色的特点,写出它的自然之美,并以清新之景衬羁旅之愁,使情物化。(3)示例一:直抒胸臆。作者直接写出在日暮时刻又添“新愁”,这种愁是羁旅之愁。通过注释可知“新愁”之前的“旧愁”应是应试...
5、本诗写了景,有什么作用。 7、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二句诗句所表现的景象。 答案 1答:抒发了诗人浓烈的思乡(思念家乡)、满心的哀愁。 4答: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或者答“似雪”大漠“如霜”月色图。或者回答大漠月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