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林平野图》是五代宋初画家李成创作的一幅绢本精品画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创作年代:宋代。作者:李成(919-967),字咸熙,唐朝宗室后裔,五代至北宋画家。他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尤以画“平远”与“寒林”之景著称画史,对后世山水画影响极大。材质尺寸:绢本轴,水墨,纵137.8厘米、横69.2厘米。 该图绘...
十至十一世纪,北方画家间有一类以“平远寒林”或“山水寒林”为主题的山水画,论者认为这类画题一方面延续唐代水墨“山水树石”、“松石山水”传统,另一方面与华北特有的地方景观有关,成为华北山水画的主题之一,描写形式也有一定的格局。 平远寒林的代表画家首推五代时期的李成,宋人形容他的画风特色是: “气象萧疏...
1.寒林平野图,李成 2.乔松平远图,记名李成,但是与郭熙风格很像 3.寒林图,记名郭熙,但是没有郭熙的卷云皴,也无记载 第一,我们欣赏一下,寒林平野图细节 李成(公元919--967年),字咸熙,唐朝宗室的后代,因避乱迁居营丘。刘道醇在《圣朝名画评》中称他,“精通造化,笔尽意在,扫千里于咫尺,写...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首特别的诗,它是明朝诗人张肯为朱泽民的画作《寒林平远图》所题写的。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画中的景色,还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想象,仿佛让我们置身于那寒林平远之中。🌟原文欣赏:冻云压空雪欲作,野旷阴凝气萧索。 朔风一夜卷长林,万木离披尽摇落。 天连平远眼界宽,前山宛在空濛间。
松旁衬以灌木荆棘,树后是一片平远景色,掩映着曲折的流泉,在坡下汇成水潭。水景平原上间有土丘隆起,生长小树,远山以淡墨画出,清幽简远。🖌️本图松叶以尖利之笔作攒针状,窠石陂陀则以阔笔皴染,展现了郭熙的独特画风。李成以画寒林平远著名,但这种体裁并非李成独创,实源于唐代之松石,张璪、韦偃皆精于此。五...
《寒鸦图卷》局部 由此,不难看出李成画中的烟林、山峦、雪景等幽深、清润、远阔的意境多是用平远之法来展现的。 以至于后来专师李成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一书中把山水构图概括为“三远”,即高远、深远、平远,并解释道:“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
图一李成寒林平野图,图二郭熙乔松平远图,图三谢稚柳作品,图四王诜渔村小雪图。后三者的松针画法皆学自李成的攒针法。
《乔松平远图》是一幅北宋时期的画作,由郭熙创作,现藏于日本澄怀堂文库。这幅画以双绢为底,用水墨描绘了松树、坡石和平远景色。前景中有两株松树,一浓一淡,挺立在坡陀之上,松干劲挺,顶端被烟雾笼罩,显得格外神秘。树根出土,在寒冷的冬日里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松树旁衬以灌木和荆棘,树后是一片平远景色,流泉...
中国山水画史上有两件举足轻重的名迹——一件是(传)董元《寒林重汀图》,另一件是(传)李成《乔松平远图》。 它们分别藏于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和澄怀堂美术馆,并即将在日本冈山县立美术馆八月底开幕的“身临其境的山水——眺望庐山古今的目光”展中,于前后期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