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旧石器洞穴遗址,位于云南东部富源县大河乡茨托村海拔1743米的癞石山上,是个总长约三十五米的洞穴。2006年的发掘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旧石器考古发掘方法,共获得石制品一千四百余件,动物化石一百五十余件,人牙化化石一枚。遗址遗迹现象非常丰富,有人工垫石地面、火塘等。遗址发现的人工垫石地面为西南地区首次发现。该遗...
探寻富源大河遗址:揭秘人类起源的关键线索 富源大河遗址,坐落于富源县城东南约17公里的大河镇茨托村癞石山,海拔雄伟,高达1743米。此地山水相依,环境宜人,无疑是考古探索的绝佳之地。1998年,一次炸山取石的偶然事件,让这个洞穴重现天日。自此,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便踏上了长达数十年的考古发掘之旅。
徒步探寻富源 旧石器遗址——大河茨托#微生活游富源在路上 #富源微生活 - 富源微生活于20240416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60.1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大河遗址位于富源县大河镇茨托村的癞石山,1951年,村民在开山采石中,炸开了保存有该遗址的癞石山洞穴。1986年,当地村民在洞里发现大量“龙骨”。1998年,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一水文大队离休干部刘经仁回茨托村探亲,看到乡亲们收藏的“龙骨”,凭借自己的地质知识判断,把它们与古人类遗址联系了起来。云南地质科学研究所...
富源大河遗址是一处古人类加工石器和居住生活的遗址,也是我国目前仅有的具有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典型文化--莫斯特文化特征的遗址。该遗址保存完整,文化内涵丰富,年代处在旧石器时代中期这一人类进化的关键时期。文化层中石制品和古人类化石同时出土的情况在国内少见;石器类型和加工技术独特,遗迹现象众多。它的发现不仅...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组调研富源大河遗址 5月25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学平教授带队到富源县大河遗址调研。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艳,县文物管理所相关干部陪同调研。2006年,吉学平担任大河遗址发掘队领队,到富源大河深入发掘距今约有4万年的古人类遗迹。时隔十四年,吉学平再次回到大河遗址察看,对大家讲起了当年...
云南富源大河旧石器洞穴遗址,位于云南东部富源县大河乡茨托村,海拔约1743米的癞石山上。洞穴总长约35米,面积约为300平方米。在1986年,当地群众在开山炸石时发现了洞穴及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后经专家确定为旧石器遗址,并于1998年进行了试掘。2001年,发现二号洞,随后在2002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专家估计,该遗址可能作为远古人类的长期居住地与石器加工场所,具有长久的历史跨度。发掘出的石制品中,不乏体现欧洲早期人类石器制作技术的特色,部分制品工艺精湛,对于理解早期人类的技术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富源大河遗址,不仅见证着远古文明的光辉,更为人类文明史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线索。
位于云南省富源县城东南约17公里的大河乡茨托村,一处引人关注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静静地等待着探索。这个遗址的规模约为300平方米,洞穴构造由三叠系石灰岩构建,洞口和洞内都分布着文化堆积,呈现出古人的生活痕迹。2001年和2002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这里进行了两次深入的考古发掘,主要集中在1号洞...
富源大河遗址,一个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古人类遗址,位于我国,特别具有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标志性文化——莫斯特文化特征。这个遗址的保存状态完好,文化内涵丰富,时间跨越了人类进化历程中的关键阶段——旧石器时代中期。在这里,考古学家们发现了罕见的文化层,同时出土了石制品和古人类化石,这在国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