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高灵庙碑》又名《寇君碑》,北魏太安2年立,相传是为寇谦之撰书。寇氏为著名道学家,曾因向魏太武帝献道经而受宠幸。碑文内容为寇谦之修祀中岳庙并宣扬道教的事迹,不仅对了解中岳庙变迁有参考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此碑书体自隶经楷,隶正相杂,尚无定法,许多地方还不成熟,有无以伦比的拙朴天...
百度试题 题目河南嵩山中岳庙道士寇谦之撰文的(),立于北魏太安二年,是存世最早的魏碑。 A. 《司马芳残碑》 B. 《爨宝子碑》 C. 《嵩高灵庙碑》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嵩高灵庙碑》 反馈 收藏
书法欣赏《寇君碑》 《寇君碑》是刊刻于北魏太延年间的一方碑刻, 全称为“中岳嵩高灵庙之碑”,又称“嵩高灵庙碑”“中岳嵩高灵庙碑”等, 无撰书人姓名,字体介于隶书与楷书之间。 《寇君碑》碑阳文字记述了寇谦之修嵩岳新庙及宣扬道教之事,碑阴为7列题名。
河南嵩山中岳庙道士寇谦之撰文的(),立于北魏太安二年,是存世最早的魏碑。A.《司马芳残碑》B.《爨宝子碑》C.《嵩高灵庙碑》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
碑文内容为寇谦之修祀中岳庙併宣扬道教。碑今在河南登封县嵩山中岳庙。 此碑在魏碑书法中属於风格雄强一类。其书虽云楷体,但结体、用笔仍处於隶、楷之间,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书体。康有为评此碑书法为“体兼隶楷,笔互方圆。”併称碑阳书法“奇古”,碑阴书法“峻整”,给以极高的评价。
在我国古代流传不多的道士书法中,传为寇谦之书写的《中岳嵩高灵庙碑》,可谓名垂千古。 寇谦之(公元365~448年),字辅真,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市)人。18岁那年,他跟着成公兴到华山学道,后来又转入嵩山继续修行。当时,北魏的太武帝是个非常虔奉道教的封建帝王,寇谦之觑准这个机会,借着皇帝老子的牌子,对过去所传天师道...
而作为中国独有的儒道,若结合的好,再遇到一个好霸主,那影响和能量,可能才是真正的儒道力量,稍晚于羲之之后北魏大儒崔浩,道士寇谦之,领袖拓跋焘三者开创的北魏巅峰时代 ,应该可以说是儒道结合成功的一个代表时代了。 道士寇谦之,大器晚成,近六十岁携带六十卷“天书”下山“从政”,深受当时大儒北方书坛正统崔浩先生的...
崇福宫为河南省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建筑,唐高宗时在万岁观内建太乙祠,因祈雨有验,改万岁观为太乙观。五代间废毁。宋真宗时(公元998-1022年)把观提升为宫,更名曰崇福宫,对宫院大加整修,并由宫廷管理,到仁宗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宫内建筑达一千余间。是北宋皇室夏季避暑的离宫。比较重要的碑刻有《寇谦之传...
艺术价值嵩高灵庙碑又名寇君碑 , 北魏太安 2 年立,相传是为寇谦之撰书。 寇氏为著名道学家,曾因向魏太武帝献道经而受宠幸。碑文内容为寇谦之修祀 中岳庙并宣扬道教的事迹,不仅对了解 中岳庙变迁有参考价值,而且具有极高 的书法艺术价值。此碑书体自隶经楷, 隶正相杂,尚无定法,许多地方还不成 熟,有无...
在我国古代流传不多的道士书法中,传为寇谦之书写的《中岳嵩高灵庙碑》,可谓名垂千古。 寇谦之(公元365~448年),字辅真,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市)人。18岁那年,他跟着成公兴到华山学道,后来又转入嵩山继续修行。当时,北魏的太武帝是个非常虔奉道教的封建帝王,寇谦之觑准这个机会,借着皇帝老子的牌子,对过去所传天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