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
黄几复,名介,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与黄庭坚少年交游,交情很深,黄庭坚为黄几复写过不少诗,如《留几复饮》《再留几复饮》《赠别几复》等。此时黄几复知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当时两人分处天南海北,黄庭坚遥想友人,写下了这首诗。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
🌍 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当时黄庭坚在山东德州德平镇任职。黄几复,名介,是南昌人,与黄庭坚交情深厚。此时黄几复在广东四会县任职。两人相隔遥远,黄庭坚怀念友人,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首句“我居北海君南海”,突兀而起,写出了两人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出怀念之意。各缀一“海”...
黄几复:名介,南昌人,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时为广州四会(今广东四会县)县令。🌞 “我居”句:《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作者在“跋”中说:“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寄雁”句: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用说岭南了。
原来黄庭坚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也就是公元1085年。那时,黄庭坚已是不惑之年,在山东任德平镇监,他少时好友黄几复在广东任四会县令。黄庭坚与黄几复交情很深,两人又是同乡,参加科举考试相遇相识后,便结为了一辈子的好朋友,常有书信往来。这时黄庭坚想起十年前与黄几复在京城相聚的快乐时光,如今一别...
《寄黄几复》表达了黄庭坚对友人黄几复的深切怀念和关切之情。诗中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主题思想方面,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关切,还赞美了黄几复的才华和品德。黄庭坚在诗中称赞黄几复清贫自守、干练...
(北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②。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黄几复,诗人的故交,十年前与诗人在京城有聚。写此诗时,黄几复任职广东,诗人任职山东。②蕲:古同“祈”,祈求。三折肱:多次跌断胳膊...
《至乐词寄黄几复》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杂言诗。作品正文 余泛观於天下兮,何者乐而谁者足忧。忧於窘窘不得兮,乐尽万物而无求。翫声色而弊形性兮,维造化之螟蠹。将逍遥炉锤之外兮,尚何俛首而婴此细故。百年存亡得失兮,吾既视奕棋与摴蒲。寒暑浅夜极则迁兮,有满则有虚。应龙之不拘系乎,...
寄黄几复,《寄黄几复》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诗作。此诗称赞黄几复廉正、干练、好学,而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抒发了思念友人的殷殷之情,寄寓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慨。全诗情真意厚,感人至深。而在好用书卷,以故为新,运古于律,拗折波峭等方面,又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