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传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复现了前述韩国科研论文的结果,闻海虎表示,目前没看见结果,即便是复现,也不能说明它是超导材料,除非判断超导的证据非常明确。“这个材料很容易(重复做出来)做到,我估计两三天以后,比如下个星期,很多组都做出来(结果)了,(然后)马上就能够判断是不是超导的。”27日,中国科...
就近日人们热议的“若真立即能拿诺奖的‘韩国室温超导材料LK-99论文’”,7月28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闻海虎接受采访的时候向澎湃科技表示,“真的很热闹,但也不奇怪的,因为这个事情很重要。”“大部分(热议)人都不是做超导的。”“我们仔细分析了他们的数据,从三个方面——电阻、磁化和所谓的磁悬浮,都不足以说...
“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试图制造室温超导体,但迄今所有尝试皆失败了。”奥夫针说,“寻找室温超导体,正在经历一个‘狼来了’的时代。”
前述论文称,“在我们的样品中没有观察到迈斯纳效应……我们仍然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实超导性,并确定哪种成分负责零电阻(超导性)。此外,临界温度(Tc,超导转变温度)是否能提高到室温,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此外,8月1日,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在arXiv上提交了一篇论文,在该研究中,LBNL纳...
直到8月2日韩国研究团队的成员表示,论文存在缺陷,系团队中的一名成员擅自发布,目前团队已要求下架论文。关于韩国室温超导材料的热议,终于开始散场。超导研究仍有重要价值,有望带来“工业革命”即便这次室温超导的发现仍是乌龙,但科学界对室温超导材料的研究仍未停止,因为它与“未来能源”息息相关。可控核聚变被认为...
有证券机构表示,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引起资本市场关注。一旦“室温超导”被证伪,相关概念股必然会退潮,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韩国“室温超导”团队承认“论文有缺陷”7月22日,韩国量子能源研究中心、高丽大学等团队的研究人员向预印本网站arXiv上提交了名为“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的最新研究结果。该研究表示,一个被...
韩国团队同样在论文中援引了Dias团队目前尚处于争议中的研究,他们提出的由氢、氮、镥三种元素组成超导体,在大约10kbar(也就是1GPa,约相当于1万个大气压)下可实现约294K(21℃)的室温超导电性。国际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先驱者、著名物理学家朱经武今年3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过去,我们以为达到液氮温度77K...
韩国的“超导低温学会”专门在8月2号成立了“LK-99”验证学会开始检验论文的真实性,后续学会宣布根据论文的理论数据和视频显示,LK-99不能被称为室温超导材料,韩学会改口难道标致着LK-99室温超导彻底黄了吗?然而,“LK-99”验证学会随后进一步表示,论文的发布方必须提供LK-99样品,将进一步验证LK-99材料的零...
韩国研究人员在预印本网站arXiv平台上张贴两篇论文,声称发现常压室温超导体。 论文摘要(DeepL翻译) 论文1:我们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合成了在常压下工作的室温超导体(Tc 超过 400 K,127 oC),其结构为改性铅磷灰石(LK-99)。临界温度(Tc)、零电阻率、临界电流(Ic)、临界磁场(Hc)和迈斯纳效应证明了 LK-99 的超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