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6年3月2日,唐武宗之叔光王李怡继位为皇帝,即唐宣宗。唐宣宗李忱(810年7月27日—859年9月10日)是唐朝第19代皇帝,在位13年。他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由郑宫人所生。唐宣宗在位期间,以勤俭治国、体贴百姓、减税、注重人才选拔等措施改善了朝政,被称为“明君”。唐宣宗 在宣宗登基之前,他曾被封...
说起唐朝,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起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其实有一个皇帝在众多唐朝皇帝中也是非常有名的,那就是唐宣宗李忱。 史书上关于唐宣宗死亡原因的记载是服用金丹:食用太医李元伯所献的仙丹(长年药)中毒,“病渴且中燥”,一个多月之后就死了。 有专家分析宣宗生前遭遇的刺杀以及他死时莫名其妙的宫廷...
唐宣宗李忱——从“智障”皇叔到仅次于唐太宗的中兴明君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的第十七位皇帝,年号大中,在位十三年,对内整顿吏治,打击不法权贵,限制宗室宦官,对外强硬应对外辱,击败吐蕃、安定塞北、平定安南,收复河湟谷地,在晚唐衰落腐朽的大背景下形成难得的安定局面。因此宣宗统治时期被称为大中之治。同时,宣宗...
唐宣宗李忱(公元810-859年),汉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公元846—859年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穆宗李恒异母弟。初名李怡,初封光王。唐武宗死后,以皇太叔的身份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在位十三年,年号“大中”。 唐宣宗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喜欢读贞观政要,整顿吏治,并且限制皇亲和宦官。把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李之...
提起唐朝盛世,人们大多都对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比较了解,其实在唐朝后期,还有一位制造盛世的皇帝,他在位十几年,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他就是在晚唐皇帝中名声比较好、人称“小太宗”的唐宣宗李忱。 唐宣宗李忱画像 李忱为加强皇权的举措 李忱一直都非常喜欢研究《贞观政要》,他即位后试图效仿...
唐宣宗在位十三年间,政局长期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国力有所恢复,国内少有战争,对外收复失地,衰落的唐朝由此重现昔日美好的时光,其统治于是被人们赞誉为"大中之治"。 大中时期的唐朝疆域图(出自@史图馆) 贤君的反面 不过,任何历史人物就有两面性,唐宣宗自然也不例外。他正面是贤明之君,而第一个反面是复仇之君。唐...
按照辈分来讲,唐宣宗是唐武宗的十三叔,唐宣宗认为自己是唐宪宗的继承人,因此他不可能承认自己的皇位是继承唐武宗的,因此他对唐宪宗展开了大规模的造神运动,对唐宪宗元和年间的大臣进行封赏,同时以唐宪宗去世时的谜团攻击唐穆宗,并以此试图完全否认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和唐武宗四朝的合法性。而李德裕以及李党的一些...
唐宣宗,唐朝倒数第五帝,宪宗李纯之第十三子,穆宗李恒之异母弟。其治下晚唐,虽动荡频仍,却相对安定昌盛。宣宗之治,被誉为“大中之治”,荣光尽显,甚至与太宗比肩,获称“小太宗”,堪称晚唐之亮色。人们常想,若唐宣宗能多享几年寿命,唐朝或可中兴。然这仅属幻想,他死后留予唐懿宗一摊乱局。实际上,...
“小太宗”历史真相:唐宣宗李枕在历史上的地位,被严重高估了 大唐王朝的晚期是一个大起大落的乱世。繁华在顷刻间化为尘土,君王如过眼云烟般易主更替。在这混乱的滚滚红尘中,有一位皇帝却被官方史书塑造为&34;的形象,即唐宣宗李忱。然而,当我们撕开那层华丽神话般的外衣,探究其真实的一生和统治,会发现这个...
李忱靠着出色的演技成功蒙混过宦官,登上皇位;然而,他在唐武宗统治时期受到持续打压。唐宣宗即位后,迫切需要巩固自己的合法统治地位。在演技方面,唐宣宗在大唐历代帝王中可以称得上前三。最佳的途径在于确立自己作为唐宪宗直系后裔的身份。登基不久,唐宣宗便不断强调他与唐宪宗之间深厚的父子情谊。说实话,唐宪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