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算被审计核减金额是否必须退还,取决于具体的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 一、法律法规层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如果结算被审计核减的金额是由于对方没有法律根据而取得的不当利益,那么受损失的一方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具体来说,若核减金额确实属于不当得利,依法应予以退还。法规1 二、合同条款层...
审计核减并非定额核减。 审计核减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对送审的工程造价、财务收支等金额进行核查后,发现其中存在不合理或违规的部分,从而对其进行核减,即减少原申报的金额。这种核减是基于审计的专业判断和实际情况,而非事先设定的固定额度。 定额核减则是指按照某种固定的标准或额度进行核减,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的脱节。
审减额超过特定比例即10%的审计费用,在具体计算时应将其直接计入结算总价并对总价产生相应的影响,即,实际结算总价中需相应地扣除超过原申报金额10%以上的费用。此种情况下,表示审核过程中有较大部分的费用因审计意见而被质疑或驳回,例如,若原工程决算总价为人民币一千两百万元(即人民币1,200万元),审核后发现实际被...
首先,在法理上,工程审计应该站在第三方独立、公平、公正的立场上,根据施工合同的结算条款中的相关约定来进行审计,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审减不审增”。如果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工程结算审计采用“审减不审增”的做法,并且双方当事人都认可这种约定,那么这种“审减不审增”做法就是合理的。其次,如果施工合...
核减投资27.39亿!山东审计“真金白银”扩大有效投资 投资既是当前的需求,也是未来的供给。记者从2月1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山东强化重大投资项目审计,高度关注未按设计施工、偷工减料等问题,核减投资额27.39亿元。2024年以来,山东聚焦重大国家战略,紧盯交通强国、能源安全等重点领域的重大项目,强化...
审计核减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对某经济事项或账务记录进行核实后,发现其超出实际金额或存在不合理之处,进而予以减少的金额。详细解释如下:审计是一种对企业的财务和业务状况进行检查、评估和核实的行为,目的是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会对企业的各项经济事项和账务记录...
同时,山东审计部门对102个预算内投资项目和省重大项目进行核查,有效推动了项目尽早落地运营。面对未按设计施工、偷工减料等问题,审计机关严格审查,核减投资额达 27.39 亿元,确保政府投资效益最大化。 展望2025年,审计机关将以“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为主线,加大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监督力度,加强“两重...
如果因为审计核减了一部分费用,报表左边就有可能是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其他应收款等适合被审核事项的科目,右边调增未分配利润税务不认可发票是税务会计的规则,它调整的是企业所得税纳税额,与你做企业会计遵从企业会计规则,互相不影响的。没有日后会计调整事项。审计对上年度核减了费用,可以对上年度报表作调整,...
财务审计核减是指在财务审计过程中,对审计对象账目中存在的多余、重复、错误或不合规的支出进行核实并予以减少的行为。详细解释如下:1. 财务审计的概念:财务审计是一种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报表的核查和评估活动,旨在确认其真实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审计的主体通常是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2. ...
审计核减额主要是针对工程造价进行核减的。在工程项目中,审计核减额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对工程预算、结算或决算中的高估、虚报部分进行核减的金额。这一过程是为了确保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和合理性,防止因虚报、高估而造成的资金浪费或损失。 审计核减额的确定通常涉及对工程量的核实、材料价格的审查、定额套用的检查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