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为了规范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收集、使用审计证据的行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审计证据,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获取的用以说明审计事项真相,形成审计结论基础的证明材料。第三条 审计证据有下列几种:(一)以书面形式存在并证明审计事项的...
第一条 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确定审计证据的 构成,明确注册会计师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 计证据的责任,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适用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获取和评价所有 审计证据。其他审计准则对...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第 1101 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应用 指南》对审计程序的性质、 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和对获取审计证据的成 本效益的权衡等事项进行了讨论, 注册会计师在对是否已获取充分、 适当的...
审计依据是审计过程中判断是非曲直、优劣的准绳;是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审计准则、审计证据和审计依据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关系是:怎样进行审计要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查实了什么情况,确定了什么事实,要有审计证据;为什么提这样的审计意见,做这样的审计结论,要以审计...
审计证据的获取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审查会计记录和其他资料: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和其他资料进行审查,获取相关证据。 2.观察和询问:通过观察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询问相关人员,获取口头证据和了解业务情况。 3.函证:通过向第三方发出函证,获取相关证据。 4.抽样测试:通过对样本进行测试和分析,获取相关证...
审计证据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充分性对审计结论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关于审计证据的具体准则。 一、审计证据的合法性 审计证据必须是合法获得的,即获得证据的方法和渠道必须符合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在获得证据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采取非法手段获取证据。 审计人员应该...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的颁布和实施,对加强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审计证据作为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审计报告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具有重要意义。审计人员应在审计过程中仔细遵守该准则的相关规定,以确保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同时,适当的文件记录和...
所谓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所获取的,用以证明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过程及其中具体事项真相的一切凭证或其他资料信息,是形成审计结论(或称发表审计意见)的依据。审计证据是做出审计结论、决定和提出审计建议的基础。审计人员收集的审计证据,一是必须能证实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审计事项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有关...
答:(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支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判断证据是否充分,应当考虑六方面因素:审计风险、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度、注册会计师及其业务助理人员的经验、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或舞弊、审计证据质量、总体规模与特征。 (2)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审计证据的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