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义上看,法定资产损失侧重于法律条文的明确规定,而实际资产损失则侧重于实际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资产减值或灭失。在认定依据上,法定资产损失需严格遵守法律条文的条件、程序和范围,而实际资产损失则更多依赖于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证据。此外,法定资产损失的范围通常受到法律的...
从上表所列的政策规定可以看到资产损失的种类繁多,而经济发展的同时,又会产生更多的情况,无法一一列举,因此在25号公告中,引入实际资产损失和法定资产损失的概念,从而使准予在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有了科学、合理的分类。二、实际资产损失与法定资产损失的比较 1.实际资产损失和法定资产损失的区别 实际资产损失:是指...
一、实际资产损失 实际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这种损失是真实发生的,能够可靠计量的,并且已经得到相关证据的支持。例如,企业资产发生毁损、被盗或丢失等,这些都属于实际资产损失。 二、法定资产损失 法定资产损失则是指企业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所确认...
实际资产损失是指由于资产的非法性、破坏或失去所有权导致的实际价值损失,而法定资产损失则是由资产损失引起的实际或非实际费用和影响。 实际资产损失是指损失的资产非法性、破坏或失去该资产的所有权可能导致的实际价值损失,可以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损失。实际资产损失一般是通过折旧、报废和不可抗力等途径产生的。
法定资产损失和实际资产损失是法律领域中关于资产损失的两种不同概念。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定义、认定依据以及损失范围等方面。 一、定义差异 法定资产损失,顾名思义,是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所明确规定的资产损失。这类损失通常是由法律条文直接界定的,具有明确的法律标准和认定程序。 实际资产损失,则是指在实际经济...
法定资产损失:是指企业虽未实际处置、转让上述资产,但符合57号文和25号公告规定条件计算确认的损失。法定资产损失是企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因资产状态变化而需确认的损失。法定损失的确认通常依赖于正式的法律文件或其他法律证明,如法院判决、终止执行裁定、破产公告、清算报告、行政处理决定等。这种损失的确认流程较...
实际资产损失应在损失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进行税前扣除。例如,企业在当年确认了某项资产的实际损失后,应在当年的纳税申报中予以扣除。 法定资产损失应当在企业完成相应的法律流程,并取得充分的法律文书,证明该项资产已符合57号文和25号公告规定的损失确认条件,并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
四、如何区分实际资产损失与法定资产损失扣除年度 根据《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企业实际资产损失,应当在其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法定资产损失,应当在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证据资料证明该项资产已符合法定资产损失确认条件,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
法定资产损失是指企业虽未实际处置、转让资产,但符合规定条件计算确认的损失。比如,应收账款逾期三年以上...
实际资产损失应在损失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进行税前扣除。例如,企业在当年确认了某项资产的实际损失后,应在当年的纳税申报中予以扣除。 法定资产损失应当在企业完成相应的法律流程,并取得充分的法律文书,证明该项资产已符合57号文和25号公告规定的损失确认条件,并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