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号战列舰(英文:Battleship Ting Yuen),是清政府时北洋舰队主力舰之一,由中国清朝委托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制造的铁甲舰。定远号战列舰舰长94.5米,宽18米,吃水6米,排水量7355吨,最高航速14.5节。定远号战列舰于1885年回国入役,编作清政府北洋水师旗舰,号称“亚洲第一巨舰”。甲午战争期间1895年2月9日...
定远号铁甲舰是清政府北洋海军主力舰之一,是清政府委托德国伏尔铿造船厂监造的铁甲舰。定远号吸收了英国和德国先进的设计,是当时最先进的一等铁甲舰之一。性能数据 定远,在西方又被称为“萨克森”改进型军舰。定远 和镇远二舰当时堪称“亚洲第一巨舰”。舰长94.5米,宽18米,吃水6米,正常排水量7335吨或7430吨...
“定远号”一经服役,便成为北洋水师的核心力量,当“定远号”与姐妹舰“镇远号”一同驶入海面时,迎风飘扬的龙旗在舰体上空高高竖立,那是大清帝国最自信的时刻。只是,北洋水师的风光太短暂了,尽管“定远号”在设计上无可挑剔,但庞大的战舰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支持与维护。而清政府的腐败和内斗,让这些努力渐...
几乎就在被鱼雷击中的瞬间,定远上150毫米口径克虏伯大炮射出一枚炮弹,直接命中了“第九号”鱼雷艇。这是北洋海军在甲午海战创造的第一个击毁日本军舰的战果。 1895年2月9日下午3时15分,从刘公岛上传来一声巨响。为免资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下令在舰内装满炸药,炸毁定远舰。从后来日军拍摄的照片看,定远舰是从...
2019年9月,历时124年的北洋舰队“定远”号终于确定沉船遗址。提及“定远”号,人们总会回想起甲午海战,那段屈辱的历史如同刺一样扎在每个国人的心头。但正是这艘被誉为“不沉”的铁甲舰,见证了晚清对日本的那份硬气。1886年8月1日,日本长崎港。码头上人头攒动,日本民众围观议论,气氛异常。因为四艘巨大的...
定远号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德国工程师们充分考虑了清朝海军的实际需求和作战环境。在防护方面,定远号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铁甲舰设计,舰体由厚实的铁甲包裹,能够有效抵御敌方炮火的攻击。同时,舰体结构经过精心设计,确保了战舰在海上的稳定性和机动性。在火力方面,定远号装备了多门大口径火炮,这些火炮不仅射程远、...
专家们聚在一起商量后,找出了定远号残骸的大概位置。考古人员马上潜水去找确切地点,经过一个小时的潜水搜索,大家终于发现了那个隐藏在水下的大家伙,随后开始了打捞工作。其实,早在1896年,日本人就想打捞定远号战舰。清朝的老百姓对此很不满,纷纷反对,但可惜清朝打了败仗,没办法阻止,只能眼睁睁看着日本人把...
三年前,考古专家在威海海域内发现了一处沉船遗址,经专家鉴定,这是北洋水师“定远号”的残骸! 这一消息令考古界无比兴奋,随后甲午战争博物馆便联合水下考古队展开了水下挖掘工作。 经历数个月的下水清理,沉没了125年的“定远号”终于重见天日。 但看着斑驳的船甲残骸,以及越来越多被打捞上来的遗物,工作人员竟忍...
定远号一到,清政府觉得有救了,好像有了这艘大铁船,就能在东亚乱糟糟的局势里站稳脚跟,甚至能在东南亚称霸。可没想到,这艘承载着咱们民族希望的船,最后却落了个悲惨的下场。黄海的硝烟 就算有了定远号,北洋海军也不能掉以轻心。实际上,它的发展被多方面因素拖慢了脚步,再加上财政紧张和慈禧太后挪用军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