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半夏、绞股蓝、黄芩、甘松、陈皮来祛湿化痰,健脾益气;赤芍、红景天、川芎、地龙来行气活血,破瘀散结。诸药都是天兵天将,在瓜蒌、丹参的带领下兵分两路,直捣虎穴。麻黄、桂枝、羌活都是辛温解表药,可以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此外,柴胡、郁金、薤白疏肝解郁、行气导滞,可以宽胸散结,...
定悸汤,中药方:定悸汤的功效与作用,定悸汤配方及主治介绍,中医大辞典。药方名称定悸汤处方白芍1两,当归1两,茯神5钱,生枣仁5钱,半夏3钱,炒栀子3钱,甘草1钱,菖蒲5分,丹砂末5分。功能主治春月伤风,忽然发厥,心
不知伤寒之悸,恐其邪之下行而不可止;伤风之悸,又虑其邪之上冲而不可定。盖寒性属阴,阴则走下;风性属阳,阳则升上,故同一发厥,同一心悸,治法绝不相同。伤寒宜先治厥而后定其悸;伤风宜先定悸而后治其厥也。 方用定悸汤: 白芍 当归(各一两) 茯神 生枣仁(各...
中医中药验方:四参定悸汤出处:当代上海名老中医张镜人四参饮和古方安神定志丸加减而成。组成:太子参、生百合、回心草、生龙齿各30克,丹参、苦参、茯苓神、远志各15克,南(北)沙参、郁金、炒枣仁、节菖蒲、绿萼梅各12克,生甘草6克,莲子心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功效:益气养阴,清热活血,安神...
国家级名医王行宽《宁心定悸汤》主治心律失常,以室性、室上性早搏,或房颤为主,属气阴两虚,痰热内蕴证。心悸、怔忡之证,病位在于心,据其阴阳气血而做相应治疗,王氏崇尚明·李梃在《医学入门》中所倡“心悸怔忡宜治胆为主”,该方...
定悸汤的功效与作用一般情况下具有凉血化瘀、清化湿热、安神宽胸等各种功效,对于治疗伤风疾病忽然发厥、心悸等各种症状,通常具有很好的疗效。药物成分通常包括当归、白芍、生枣仁、半夏、甘草、茯神等多种药材组成,用法通常可以使用水煎制服用,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用的药量也不同,要遵循医嘱进行服用。
通阳定悸汤 经验方录 何复东五十年临证高效验方 【组成】红参15g,黄芪30g,麻黄15g,桂枝30g,细辛3g,附子10g,巴戟天15g,淫羊藿15g,仙茅15g,炙甘草30g。【功用】通阳益气,定悸复脉。 【主治】主治心中悸动不安,不能自主,伴胸闷、头晕、眩晕、耳鸣者。见于西医学所指的病窦综合征、预激综合征等心律失常。症见...
本文旨在探讨养心定悸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心脏神经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二、方法与材料 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近两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气血亏虚型心脏神经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而实验组则采用养心定悸汤治疗。养心定悸汤由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等中药...
养心定悸汤中二地、二冬为君药,一滋肾水以补阴,水盛则能制火,一入血分以养血,血不燥则津自润;补心宜体用兼顾,酌加当归养血,党参益气宁心,心血贵在流畅,阴血不足,脉道干涩,心血则凝滞不行,故治心血贵在滋补通补,加麦冬,沙参滋阴生津,用丹参之属活血化瘀;心性...
姚魁武教授指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虽无一味滋阴补血、疏肝理气之药,但其对于室性早搏却可发挥整体调节作用,较单纯只知补益或攻伐者,于张仲景之道其见深且远矣! 3.3 养阴定悸汤临证化裁 徐灵胎曰:“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一病必有主方...